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沈进平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沈进平
[导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 目标。尤其是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融入对学生批 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具备独立思维的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分析文章,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沈进平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一中  241100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 目标。尤其是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融入对学生批 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具备独立思维的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分析文章,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90-01

        引言
        随着传统教学模式的逐渐更新,使得教学弊端逐渐 显现,为了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一定要有效转变当前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发展应用批判性思维模式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通过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推动学生的发展。不断让学生在学习应用有效的学习活动,增加学习兴趣,将课内外知识有效整合。
        一、合理运用标题信息刺激学生联想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与语文阅读教学之间存在差别,特别是对高中生而言。高中生阅读依赖学生拥有海量的词汇储备,所以词汇量对学生而言是较大的挑战,而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更为活跃。教师可以通过标题信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该方式也具有可行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Don’t Make Paper with My Home !》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标题以预估文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意识到砍伐树木不仅是林木资源的损耗,许多动物最终也无家可归,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不同渠道,也可观察到许多动物,这对学生而言并非陌生的话题,讨论过程中也不会存在陌生感以及距离感,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文本中的问题“Is it right to make animals homeless so that humans can have more paper ?”要求学生进行思考以及回答,并借此开展对学生思想教育,要求其能够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的观念。
        二、师生之间和谐共处,平等互助
        在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授课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客体,师生之间是传授与接受的授受关系,传统教学教师有很大的权威性,授课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质疑往往会被认为是对教师的挑衅,学生由于心理上害怕被责骂,不敢大胆地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与发展,新型的教育模式 逐渐被教师所接纳并运用,这种现代教育理念探讨师生之间和谐平等,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通过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进行英语课程的教学,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自我思考、相互合作的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因为学生参与热情的提高而发现、质疑出更多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所质疑的问题,应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和鼓励。如有的学生提出疑问北京 2008 年举办奥运会,为什么用“The 2008 Olympics will be held in Beijing”来表达,学生认为 这种表达是错误的。


当教师接到学生的疑问时,首先要对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加以表扬,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认真阅读书本知识内容,并组织学生展开相应的分析讨论,分析得出课文一开始 就给出了相应的语境,在特定的语境上所表达的语态运用是完全可以这样表达的,教师通过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敢于质疑,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层层设问导入话题
        圣诞节是青少年喜欢的一个节日,是一个代表欢乐与礼物的节日,应景设置第一个情景交际的题目自然导入:When did you first hear about Santa Claus? 这个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对圣诞与童真的美好回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随后,第二个开放性的问题来加深学生的思考:The belief in Santa Claus is based on the belief in …相信圣诞老人是因为你究竟相信什么?在原有的知识与理解上来打破学生的固有概念,超越物质层面,开启精神探索之旅,从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给学生阅读素材前,进入第二步骤,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故事的前因: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一个 8岁女孩的一封信:Dear Editor, I am 8 years old. Some of my little friends say there is no Santa Claus. Papa says, “If you see it in The Sun, it's so.” Please tell me the truth, is there a Santa Claus? Virginia O'Hanlon 115 West 95 Street。以故事开始的课堂一定是动人的,学生都非常投入地想知道前因后果,那么自然地输入相关背景知识:The Sun: An important New York City newspaper at that time. The Editor: Church was a war reporter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 time that saw great suffering and a lack of hope and faith in much of society。这是当时 (1897) 一份重要的报纸,他的主编在美国内战时期曾经亲眼目睹人世间看不到希望的那巨大痛苦。就是这样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主编写给8岁小姑娘的一封关于“究竟有无圣诞老人”的回信。成人与儿童、现实与纯真的对比就这么直接而坦白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 批判性地思考究竟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希望?随后,教师继续给学生强调:More than a century later it is the most reprinted editorial( 社论 ) in any newspaper in the English language。(一个多世纪后,这篇社论成为转 载次数最多的英文报纸社论。)
        结束语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需要培养的能力,而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这一能力的主要方法。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头脑风暴活动,或是提出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带着问题阅读,并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达到我国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娜.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剖析[J].中学生英语,2020(12):118.
[2]孙钰.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知识文库,2019(20):127.
[3]刘姣姣.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