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华利英
[导读] 游戏化教学是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产物,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要做的就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再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制订出符合学生的数学游戏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自身的思维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理解数学知识层面上有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基于此,本文章

华利英   河南省淮滨县实验小学  464400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产物,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要做的就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再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制订出符合学生的数学游戏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自身的思维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理解数学知识层面上有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05-01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思维和想象力都具备跳跃性,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应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当中,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作为智力娱乐活动,可将数学知识点融入趣味游戏中,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数学游戏可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学分科,逐渐发展成为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水平。在数学课堂中,部分知识点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可将这类知识点融入教学游戏中,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游戏中。数学游戏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还可体现出数学教学的逻辑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创造性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开展游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游戏活动,使其辅助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2]。游戏化教学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氛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和游戏的设置问题上,要找到契合点,使其能够缓解传统教学带来的枯燥乏味感,同时也应注意对课堂游戏的调节,避免学生过多地投入游戏而忽略了学习,那样就失去了游戏化教学原有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位置”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选择一名学生设置坐标轴,为在坐标轴上的学生进行标点,然后将该点学生的坐标说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把游戏和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联系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避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教师在设计游戏方案时要考虑到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从而制订出一份最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方案。
        (二)契合小学生思维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综合考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游戏趣味化特点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以往课堂教学中,复习导入方法局限性较大,学生多是被动式听从教师安排,课堂自主性较差。通过游戏情境创设,在教师引导下师生良性互动,充分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
        比如,在“利润与折扣”的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先设计好“商店数学”的游戏,同时准备好相关的文具用品,结合本节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即让学生理解利润与折扣,同时能准确计算。教师在准备的文具上标注好价格。经过充分准备之后,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逛超市的生活化情境,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去购买喜欢的文具,并根据文具折扣算出教师能够获得的利润。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熟知的情境中明确数学的价值,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也掌握了知识,并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三)以生为本,设计多样化游戏
        根据新课改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感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游戏的类型比较多,具有多样化特征,很多学生内心均具有竞争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竞赛类游戏,通过组织竞赛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竞赛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信心,同时在思维运转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另外,教师还可组织闯关游戏活动,教师可根据书本中的内容,确定不同知识点学习的难易程度,据此设计不同的游戏关卡,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与闯关游戏中,以因材施教为原则,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学习更多新知识。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根据生活实际情况设计游戏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游戏情境中针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思考,对数学问题进行计算分析。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游戏活动,同时要把握好游戏的时间和类型,利用合理的方式发挥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荣成.浅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52):74-75.
[2]魏国平.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2):94.
[3]纪会.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36):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