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段永丽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段永丽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充分挖掘语文知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道德修养。所以,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段永丽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教学研究室  7117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充分挖掘语文知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道德修养。所以,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80-01

        引言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学科,有着显著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需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及渗透传统文化,拉近文化与语言的距离,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传授常规知识并让学生理解,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通过对语文课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将优秀传统文化和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
        一、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
        1.1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只给学生讲述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尽管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但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较浅,记忆的时间较短,考试之后就将知识点遗忘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以应对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的渗透,可以一改以往单调、枯燥的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其知识面得到拓展,知识储备量不断增加,进而有效地提升其语文素养。
        1.2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
        文化无论是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还是从对社会及个体的作用而言,都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传承和发展。就传承的途径而言,教育教学有其显著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即是利用了语文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了解认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工作中以个人的言行举止践行传统文化,由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使传统文化能够永葆鲜活的生命力。
        1.3抵御外来文化冲击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小学生在网络之中可以接触到日韩文化、西方文化等多样的文化内容,也会受这种思想所左右而影响其自身行为。


我们发现,许多小学生都非常热衷于外来文化,忽视了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从而使得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较为薄弱。外来文化在逐渐冲击着我国本土文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便是传统文化教育不足只有增强传统文化教育而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够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中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从而抵御外来文化冲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建议
        2.1创新教学手段
        在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之中,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赋予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将图片、声音、文字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优势。在多媒体教学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其中学习和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之下感受文化的魅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尝试新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生命力。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人物的语言,并且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其人物魅力。
        2.2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阅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倾向于为学生传授阅读技巧以及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正因如此语文教师忽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再加上很多教师潜意识认为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行阅读书籍或参与实践活动了解,无须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即使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倾向于单向讲解,学生未深入理解,对学生心灵和情感启发更不知从何谈起。对此,语文教师应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并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首先解读作者写作背景;如果想让学生深入了解阅读文本中涵盖的传统文化,那么就需要让学生深入解析阅读文本表达含义和传递的中心思想。通常作者在写作时会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和自身经历并发出自我感想。教师在教学中可为学生讲解作者个人经历以及所处时代背景,之后再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全身心融入阅读文本当中,打破时空界限和作者交流,最重要充分理解作者传递思想感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都十分有利。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渗透传统文化,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以实现育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桂珍.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家长,2020(35):123-124.
[2]陈艳梅.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天津教育,2020(35):121-122.
[3]宗先菊.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35):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