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罗德才
[导读] 学困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困难之一,学困生的转化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学困生学习“困”的原因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适度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多夸奖学困生,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给学困生创设机会,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等四点培养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

罗德才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六寨镇麻阳小学  547217
【摘要】学困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困难之一,学困生的转化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学困生学习“困”的原因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适度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多夸奖学困生,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给学困生创设机会,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等四点培养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49-01

        新课标提出“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换句话说,就是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一个也不能落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困生学习的“困”?这个问题成为了现在老师们之间谈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际教学总结,不难发现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自身的智力的问题,让学生无论如何学习,都很难提高学习成绩;第二,教师教学的模式原因,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不能让学生全面的发展,不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就是呆板的进行学习,没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外界的影响,导致学生不能用心投入学习,花时间学习,学生学习的态度也不端正,没有学习的热情和目标;第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学习方法,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以上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帮助学困生的学习,那么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提出了四点培养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如果学生和这个老师的关系很友好,那么学生就很愿意听这个老师的课,喜欢和这个老师交流,也会对这一个学科感兴趣。相反的,如果学生讨厌一个学科的老师,那么他对于这个老师教学的科目也会感到厌烦,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建立友好型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建立友好型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老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和学困生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教师要做到“人到”、“心到”、“情到”。“人到”就是在学生有困难时,给学生更多的帮助;“心到”就是要用心观察学生,看学生遇到了什么困难并主动和学生沟通;“情到”就是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尊重学生、不讽刺也不冷落他们,让学困生从厌学,转为愿意学,再到乐意学。教师在建立了友好型的师生关系后,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加的和谐,学困生在课堂上遇到的困难,就可以提出来,和老师一起讨论,一起解决问题,学困生也可以和成绩好的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二、适度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
        学困生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可能是语文学习的能力较差,也可能是学习语文的方法掌握不当,或者是其语文素养不够等,这些原因导致了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和其他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教师还是让学困生学习和其他学生学习一样难度的知识的话,那么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也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语文学习的要求和任务,让学困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这样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能做到,慢慢的就会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师还可以进行细分,好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类的学习任务,这样学困生也不会感受到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辅导学生学习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降低难度、循序渐进的教学,这样学困生也就不会因为困难太大而放弃了学习语文,对语文也有了学习的兴趣。
        三、多夸奖学困生,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学困生可能在学习语文方面比较弱,但是学困生肯定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比如体育的特长,绘画的特长,唱歌等特长。因此,教师不能仅仅的针对学困生的薄弱方面进行批评,而是应该去发现学困生比较擅长的地方,进行夸奖和鼓励,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要善于去和他们沟通,在他们不断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也要补足自己的短板,引导他们去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困生在鼓励的环境下,会逐渐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但是老师的鼓励和关爱也要适度,不要变成了溺爱,有时候还是要批评,不能一味的去宽容学生。
        四、给学困生创设机会,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作为一名老师,要对每个学生都给予一定的关心,老师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而忽略学生,教师要把他们都放在心上。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长处,可以表现自己,并且树立自己的自信心。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困生来回答,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让学困生来做,有时候也可以让学困生做一些好生可以做的题目,他们通过激发自己的思维和潜能,也有可能回答完成,如果他们做到了,就可以给予一定的表扬,让学困生感受到通过自己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也可以明白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树立了自信心。因此,教师要给学困生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去展示自己,越来越爱学习,他们也会感受到自己没有被忽视,也是被重视和尊重的。
        五、结语
        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想要解决学困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就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和学困生建立友好型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创设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其次,对学困生要降低一定语文学习的难度,让学困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多夸奖学困生,给学困生创设一些机会,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也缩小了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张艾琼.小学高年段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116-117.
[2]王霞.谈农村寄宿制下对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8(13):94-95.
[3]侯丹.谈如何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J].才智,2020(01):145.
[4]郑风森.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文学教育(上),2019(1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