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平 四川省泸州市第一中学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作业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如果仅仅用传统的教学策略来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而且会大大减少学生的作业的质量。文章主要对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优化进行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作业评价;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59-01
题海战术往往导致学生写作业花费太多的时间,所以作业的内容无法得到保证,学生会带着一种敷衍的情绪,这样的作业很难检测学生的当堂学习效果,是目前作业布置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一、精简课后作业的数量
要简化课后作业的数量,教师要做好设计,对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必须了解的知识点要非常清楚,需要了解和掌握什么知识,科目的难度要适中,好的作业才能让学生听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巩固自己的知识,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实现知识的升华。有些问题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这些练习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学生身上,学生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充实自己更好。教师必须了解这一点,才能为学生设计和安排更好的作业。
二、分层的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设计的思想主要是基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个体差异。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化学课上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作业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发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改进。具体来说,作业设计的层次性需要划分题目的难度,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标准。
例如下面这道题:(1)如果把12.8g的铜投入到足量的稀硝酸中参与反应,那么实际参与反应的硝酸有多少g?而其中又有多少g的硝酸被还原?(2)如果有 3.2g 的铜与30mol的10mol/L的硝酸进行反应,现已知反应的产物有NO和NO2,那么如果反应后的溶液当中含有Amol的H+,则此时,溶液当中含有的NO-3物质的量是多少?
分析:这是学生课后作业中的一道例题,这道题目包含两个小括号的问题,表面上看这两道题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考查的内容却是一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掌握的基础就是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前后的物质的量的守恒计算,这是第一问的解题方法,由于题目当中给出了基本条件稀硝酸是足量的,所以12.8g的铜会与硝酸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物就只有硝酸铜。这个分析的过程非常的简单,但是到了第二问难度就有了很大的提升,需要学生对多种产物进行计算,学生不仅需要扎实地掌握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还要在计算的过程当中保证准确率。所以,在分层次的作业设计当中,这道题就给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了,如果化学知识停留在基础水平的学生只完成第一问即可,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试着思考第二个问题,对学生的探究性能力会有更高的要求。
三、探究的问题形式的作业设计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不一定局限于纸和笔,还可以给学生一些探究形式的问题,这对学生来说已不再是单纯的任务,也不局限于教材的练习训练,这对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还有兴趣。因此,这种探究形式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总结化学学习的经验,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金属铝和它的化学物的性质”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需要自行探索的内容有很多,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作为课前作业来给学生布置下去,这是对新课的预习内容,也是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需要重点探究的物质有五种:Al、Al2O3、AlCl3、Al(OH)3、NaAlO2。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学生非常扎实掌握的内容,可能学习过程当中会遇到问题,但是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果利用绘图的形式会非常清晰地展现出来。因此,实际的作业设计当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来积极思考,并且把这些物质发生的反应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一一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利用图形绘制的方法构建更加清晰的知识结构,这对学生的理解有更重要的作用。学生把这些关系绘制成了如下的结构。
四、增加批改方式的多样化
不同年级学生的化学作业应有不同的批改方法。比如,一年级的化学作业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二年级的化学作业要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评卷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提倡分层教学,作业布置提倡分层实践,而作业评卷也应该有层次可分。批改作业的具体方式还可以将课内批改作业与课后批改作业结合起来。它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或小组相互纠正。多样化的批改形式也将使课堂的发展更加多样化,有助于教师提高平时的作业批改工作。
五、要帮助学生及时地纠正
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知识水平。因此,作业也要有一定的时效性。当老师帮助学生批改作业时,他们必须及时批改。收集作业和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的过程应该及时。此外,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和作业中突出的问题也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只有这样,作业才能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也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避免问题的积累。
六、正确的使用批改符号
其实,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大多数时候,老师只会简单地画出“对”和“错”的数字,连一句评语都不会。然而,评语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传递情感的最重要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作业批改中要写好评语。如果认为是浪费时间,也可以选择一些纠错符号来代替,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作业中的不足,弥补传统作业评价形式的不足,学生可以从解题指导方面对自己进行综合评价,思想引导、情感引导、教师素质提升,使作业真正成为师生沟通的有效方式。
总之,教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改变作业的设计形式,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并且对课堂进行再创造的过程,突破传统的框架,以更加多种多样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娜.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高考.2020,(27):106.
[2]杨雪.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23):245.
[3]袁丽慧.基于不同课堂模式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与评价[J].名师在线,2019,(1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