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 陈佩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陈佩
[导读] 在小学初级教育阶段中,音乐课程承担着陶冶身心、以乐育人的教学工作,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按照小学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开展有效有趣的音乐教学,创建、设置好玩生动的音乐游戏来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兴趣和喜爱,借助音乐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收获音乐知识、歌唱训练和艺术熏陶,构建和谐、快乐、活泼、有趣的的音乐学习氛围,令孩子们沉醉在音乐艺术的世界,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与活力。

陈佩   陕西省彬州市紫薇小学  713500
【摘要】在小学初级教育阶段中,音乐课程承担着陶冶身心、以乐育人的教学工作,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按照小学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开展有效有趣的音乐教学,创建、设置好玩生动的音乐游戏来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兴趣和喜爱,借助音乐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收获音乐知识、歌唱训练和艺术熏陶,构建和谐、快乐、活泼、有趣的的音乐学习氛围,令孩子们沉醉在音乐艺术的世界,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与活力。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教学价值;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61-02

        引言:比起其他文化学科来说,音乐课程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变,且对小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强大的感染力,安排和植入一些趣味教学游戏,即能够使孩子们陶醉、徜徉在音乐课堂上,与此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歌唱水平、节奏感和韵律感等方面。巧接音乐游戏,使得孩子们的音乐学习之路走得更加顺畅和快乐。
        一、小学音乐教学融入音乐游戏的作用
        游戏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他们最初接触、探索世界的关键渠道。小学年龄段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还处在好动阶段,自制力薄弱、活泼好动、表现欲和好奇心强,如果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刻板教学,即不能激活孩子们对于音乐的兴趣,且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无益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反而会阻碍孩子们对于音乐艺术本身的关注和兴趣,使得音乐课程脱离了课程教学目标,且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不配合、不感兴趣的情绪。
        而具有教育意义和互动形式的音乐游戏,有趣好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其次,有助于营造出积极活跃的音乐课堂氛围,最后,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式教学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游玩的时候学习到音乐知识、掌握歌唱技巧、提升审美情趣,促进小学生整体艺术修养的发展。
        二、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原则
        1.增加互动
        小学音乐这是一门艺术类学科,教学方法应当更偏向于学习环境的营造,使得孩子们在音乐艺术的氛围中获得熏陶和感染。教师借助音乐游戏开展教学时,需要充分调动起班级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一起参与到游戏环节中来,促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使得学生能在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轻松氛围中学习和进步。
        2.寓教于乐
        音乐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它代表了人们对于生活、自然和世界的热爱和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即使没有任何音乐知识基础的儿童也能切实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韵律、节奏、情绪。音乐教师需要成为小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航员、训练员,将音乐游戏与知识技能有机结合,在音乐游戏开展的过程当中去培养孩子们的欣赏能力、审美品味、音准节奏、音色控制、表达情感以及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音乐游戏不应当只是课堂上的点缀,而是需要让其充分发挥出寓教于乐的力量。
        3.贴合教材
        最后,在开展音乐游戏之前,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从现有的音乐教材出发,游戏环节的设置、过程、最终目标都应当与教材知识紧密相连,注重发展小学生的音乐学科综合素质,丰富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体验,推动和鼓励学生去认识、探索音乐的魅力,既要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要具有实践价值和趣味元素,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音乐课堂,达成以美育人,让音乐之花绽放出光彩夺目的美丽。



        三、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巧接音乐游戏,培养学生节奏感觉
        小学生对于音乐旋律有着天生的敏锐度和感知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音乐知识水平和演唱技巧,更深入地走进音乐艺术,教师可以贴合现有教材中的内容、歌曲来设计游戏,有意识地培育小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使得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切实感受节拍律动,还可以挖掘学生们的音乐潜能,让他们在参与游戏中培养拍感,甚至能够自己配合音乐进行简单的伴奏,达成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举例说明,在教授人音版小学四年级《快乐的课间》这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容易上手的打击乐器,先将乐器盖在帘布下,抽取几位学生上来摸一摸、猜一猜,这布里头藏着的是什么乐器,然后鼓励学生尝试研究一下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激活孩子们对于乐器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沙锤、拍板、响板等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十分适合给予学生进行尝试和研究。然后在欣赏“哦,十分钟”这首歌曲时,可以先带领孩子们聆听一遍,然后将打击乐器分发给学生,以小组分工配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为这首欢快的歌曲进行伴奏,即考验了学生之间的分工协调能力,也借助这种轻松愉快的游戏体验来抓住节奏感,避免学习时间和枯燥无味。
        (二)利用趣味活动,强化学生音准识别
        小学生在音乐课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对于五线谱、音符记号、音准的认知和掌握,这些看似基础的乐理知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巩固才能完全掌握,音乐课程课时占比较少,可能学了前面忘后面,那么为了增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帮助孩子们更快速、更熟练地掌握音准知识和认谱能力,提高演唱技巧,老师可以围绕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构思一些巧妙绝伦的趣味游戏,借助游戏活动的形式将音准、节奏、识谱巧妙搭配起来。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柳树姑娘》这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认识和学习这首带有江南水乡风格的歌曲,应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让学生时代学习反复记号,并尝试应用到歌曲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事先准备好一些小纸条,将这首《采菱》的曲谱划分成若干句子,打印在小纸条上,再塞入纸箱中,随机打乱。在课堂上玩一个“歌曲接龙”的小游戏,让学生随机抽出箱子中的纸条,自己尝试根据乐谱来演唱这一段,以接龙的方式,教师先起头进行优美动听的范唱,然后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唱出下一句歌词,即考验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识谱能力、记号掌握,还为音乐课堂增加了一丝趣味元素和游戏的刺激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创设音乐场景,帮助理解歌曲内涵
        音乐艺术的魅力不仅仅来自于那些优美动人、起伏流畅的旋律,这些音符、歌词、节奏是乐曲创作者自身对生活、自然和世界的表达,是精神世界和情感的传递,具有意境之美和情感故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就需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带领孩子们去深入感知和体会音乐中所拥有的丰富内涵与情感。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角色扮演、舞蹈创编的音乐游戏,推动学生以身临其境的形式来感知音乐作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活跃音乐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小学音乐《我是少年阿凡提》这首歌曲的时候,这首维吾尔族民歌即诙谐有趣又可爱欢快,且学生们大多听过、看过阿凡提的故事,对于这个人物角色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歌曲歌词本身的代入,教师可以在准备教案时制作一些简单的表演道具,在进行连唱歌曲的时候,让学生仔细感受和体会这首歌曲所展现的那种快乐情绪,试着让孩子们带入“阿凡提”这个人物角色,欣赏完歌曲后让学生尝试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来自编舞蹈动作,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意思维和音乐感受能力,鼓励学生踊跃上台来进行自编自创的歌舞表演,既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小组形式,使得这节课生动有趣又好玩。
        结语:
        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在此过程中,学习音乐是为了让小学生培养起对音乐、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方法。如何将音乐游戏与教材充分融合,如何达到更加扎实完善的教学效果,如何利用音乐游戏来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这些都是教师们应当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教师鼓励每一个学生能自发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达成事半功倍、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严鲤雅.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49.
[2]郑蓓仪.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J].黄河之声,2019(03):92-93.
[3]程郁文.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6(14):13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