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黄春香
[导读]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中心地位得以体现,实习实训得到重视。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师能力,教学评价四个方面作了分析;并从充实教学内容、保证基础设备、促进教师发展、改变考评办法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黄春香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巫山  404700
【摘要】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中心地位得以体现,实习实训得到重视。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师能力,教学评价四个方面作了分析;并从充实教学内容、保证基础设备、促进教师发展、改变考评办法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58-01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已失去了昔日“热门”的场景,在招收学生中已经丢失了挑选学生的先机,计算机专业只有来者不拒,才能保证本专业的生存。现在中职学校读计算机专业的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他们缺乏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应付考试,以达到成绩合格,顺利毕业成为他们的最终目标。中职学校方面还是很重视教育教学,能够体现出以教学为中心,学校把中心工作放在教育教学上,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中职学校教学秩序只能算正常,能够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教学资料完整,教研活动能够开展,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能够及时改进。中职学校对教学实践及实习实训十分重视,设有操作室,使用率也高,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操作课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实习实训效果一般。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困境
        (一)由于信息缺乏的原因,造成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部分中职学校,特别是地处县管辖范围内的,由于地域的差异,造成信息缺乏,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处于落后的状态,从而造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部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常开设的课程仍然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维护等课程,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但不能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重理论轻应用,部分难度比较大。除教材内容外,教师补充内容较少,教学中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没有得到体现,再加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新快,前些年的内容不能满足现在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形成理论与实际存在脱节的现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与岗位需求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由于资金短少的原因,造成教学设备陈旧老化。
        近些年来,计算机知识迅猛发展,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要时时更新换代,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越是落后的地方,资金问题越显突出,设施设备更不容易及时更新换代。现有设施设备在使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涉及到管理问题,往往只上课开,课外就不开,造成学生想练习的时候没有机会。实训室缺乏先进性,缺乏体现新工艺,新技术,与企业的需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三)由于培训没跟上的原因,造成教师教学能力没提升。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换代升级,这就要求教师能力也跟着提升,因教师结构问题,大部分教师从师范类大学毕业后到中职学校上课,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缺乏了解岗位职业规范,实践经验不够。当教师后,由于本身教育教学工作繁忙,加上教师培训工作没有跟上,很多教师到企业锻炼流于形式,造成实际动手能力不强。


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也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说得多而做得少,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由于思维不开放的原因,造成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意识决定形态”,思维不开放,就无法大刀阔斧地改革,其中评价就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深究的问题。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为主,部分学校对学生的实训教学过程没有进行考核评价,很少有让学生参与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任课教师几乎成了唯一的评价者,评价手段采用中小学通用“考试”的方式。评价方法简单,评价内容也很单一,评价过程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少有形成性评价,评价方法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很大的差异。这种落后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无法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年青后代。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对策
        (一)完善教材体系,充实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如何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深思的一个问题。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对繁琐的理论推导会产生厌倦感;因此对他们不能像初中生那样强迫他们学习,也不能像普通高中那种以考“名校”的方式来要求。对基础要注重,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还会对以后接受新技术和能力提升打下基础。对复杂的原理让学生作以了解,在学习中直接应用,放弃部分专业课中的公式推导过程,突出实用性,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寻求资金,保证基础设备。
        教育是一笔大投资,而且是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要培养出有能力的社会建设者,就得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有资金作为保障。根据社会的进步和时代要求,要不断地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更新一批与企业生产同步的实训设施设备,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中职学校购买实训设备要从作用进行考虑,要有很强的使用价值,不要用来充门面,不要把东西买来不会使用,让这些设备成一推废铁,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学校可以加强实训场地建设,更好的利于已有设备,多渠道想方面,建立与企业共享机制,变消耗型实训为生产型实训,实行校企融合,产教结合,从而解决一些自我不足的问题。
        (三)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教师发展。
        学校要健康发展,师资是关键,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将是一句空话;中职学校要采用“走出引进”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每年应送出部分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区县级培训要求全覆盖。加大“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对专业课教师要进行技能考核,同时还要将他们送入企业去实践,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每年都要进行技术大比拼,建立技能大赛制度,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要求教师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改变一些传统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能力培养,改变考评办法。
        要学生有真才实学,教与训是一个方面,但评价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改变考评方法,让评价更加合理,实行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业效果、课堂表现等进行描述,激励学生乐学、好学;若对学生阶段性结果进行评价,以考试的方式,以分数作为终结性评。还可以增加学生的互评、自评项目;可以由老师、家长、企业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参与学生的评价过程;在评价中尽量关注学生的发展,立足于现在而展望于未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