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v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李丛
[导读] 快乐教育理念最早是在19世纪的英国出现,随后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推崇,可以说快乐教育理念的提出助推了教育的发展。近代科学研究证明,快乐教育理念是完全正确和科学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目前,快乐教育理念的教学应用并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理念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本文我们将对快乐教育理念如何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探究。

李丛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新圩小学  536122
【摘要】快乐教育理念最早是在19世纪的英国出现,随后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推崇,可以说快乐教育理念的提出助推了教育的发展。近代科学研究证明,快乐教育理念是完全正确和科学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目前,快乐教育理念的教学应用并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理念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本文我们将对快乐教育理念如何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71-02

        小学时期正是孩子的童年时期,充满着希望和期盼,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新的时期,老师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贯彻快乐教育理念,这不仅是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是符合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所以老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去贯彻快乐教育理念。事实上,小学各门学科都应该体现新教育的特点,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类主要学科实施效果将会最为明显。
        一、为什么要贯彻快乐教育理念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
        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学习,觉得学习是一份苦差,这是长久以来的教育模式所影响的。快乐教育理念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快乐学习,当课堂不再是难以忍受的限制,当作业不再是不得不为的任务,学生又有什么理由排斥学习呢。快乐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有了正确的引导,学习可以是充满爱和阳光的,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二)从老师角度来看
        寓教于乐是最理想的教学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有学习兴趣,自己有教学动力。在教学中贯彻快乐教育理念或许很有挑战性,但这确实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完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
        快乐教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积极应用这一理念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必须尽快建立,快乐教育有利于下一代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要大力推行这一理念。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理念
        (一)鼓励孩子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难度有一个相对明显的梯度,从1到六年级,难度不断升级,越往上任务越重,所以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试想,面对难度越来越大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是不是比被强制要求着学习更快乐呢?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下面举一个参考措施,老师在讲新课文之前,给学生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再给出一定时间去归纳总结自己的答案,或者是小组讨论得出答案,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给了学生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
        (二)实施恰当奖励制度
        实施奖励制度是在鼓励学生适当竞争,适当争取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是背诵,实施奖励制度可以从背诵这一方面着手,比如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观潮》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课文较长,背诵下来很有难度,这个时候可以实施奖励制度,告诉他们如果背下来可以活动物质奖励(可大可小),越早背完奖励越丰厚,以此来提高学生背书的积极性。



        (三)鼓励孩子树立目标
        学生学习总归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但是很多孩子对于未来还没有期望或者想法,老师要鼓励学生树立目标,并往自己心中向往的目标努力。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导,比如在讲解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课文时,可以询问孩子是否想去太空看看,是否想当宇航员,是否想当天文学家,等类似问题,引导他们树立目标。
        (四)定时集体活动
        定时的集体活动是学生互相交流的好时机,有些同学可能通过集体活动收获了友谊,也有些同学可能收获了活动经验。定时集体活动至少有以下3点好处。第一,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活动中可能会有一些任务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这时,就需要团队精神来提高凝聚力。第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面对团体活动或者小组活动,学生都要相互组队,商量对策,进行这些行动的基础就是交流,也就是语言表达。第三,提高学生应急处理能力,活动中可能出现意外,然后面对这些意外不仅是对老师的挑战也是对学生的挑战。综上所述,定时集体活动有利于孩子发展。
        三、贯彻快乐教育理念不可取措施
        (一)过分注重快乐
        快乐教育的目的是教育,过分注重快乐,不注重教育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学生只顾着快乐那无益是失败的教育。大多数小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自制力,更多的时候需要强制力使他们学习。过分注重快乐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学习不重要了,玩乐才重要,这很容易让学生走进不上进的误区。小学语文是为以后语文学习打基础的时期,要背诵的课文,要掌握的词字一定要严格要求,课堂氛围可以是轻松的,但是目的必须是教学生更多知识。
        (二)频繁和过重的批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犯错,犯错接受惩罚和批评是应该的,但小学教师面对的毕竟是小孩子,一定不能好整以暇,过多过重的批评会让学生心中充满自卑,可以以后再面对自己很有把握的事情也不敢主动去做,这是不利于孩子发展和成长的,老师不妨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罚抄课文,课文选用教育类题材,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被罚抄的时候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还能联系生词,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三)忽视孩子情绪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秉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情绪的变化也不尽相同。老师必须注意到这一点,照顾到孩子的情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孩子比赛失败的时候,不要在孩子面前表达失望,更不能批评,而是要正确地去引导孩子,去摆脱不愉快的心情,孩子参加比赛失败本就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如果再对孩子进行指责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必定会降低日后孩子参加比赛的积极性,老师如此不顾学生情绪有害而没有处益。当然,大多数老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也有些情况或者时候老师未必考虑得到,比如一个孩子弄丢了要交的学费,当误了学费上报,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稳住情绪,先做的不是抱怨孩子,而是解决问题。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完善,老师一定要细心认真地面对孩子,不能忽视孩子情绪。
        四、结束语
        快乐教育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贯彻这一理念也是任重道远。教师在新时代背负着更加神圣更加重要的历史责任。老师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也应该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积极乐观不轻易放弃。教学可能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份工作,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童年,老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学生可能因为老师一句话而发奋图强,也可能因为老师一句话而阴影半生。虽然贯彻落实快乐教育理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相信通过努力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的。
参考文献:
[1]胡茜茜.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51.
[2]本刊编辑部,陈涵.问道“儿童学堂”——成都市小学课堂变革寻踪与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08):54-78.
[3]周易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24+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