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学生对地理课有兴趣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罗志聪
[导读]

罗志聪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中学  512322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19-01

        教师不是造种子,也不是造石匠,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所在创造真善美的大活人。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大力提倡激发学生的兴趣,仍不失为是当前地理教改中的一项重要策。
        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种活动。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凡事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学生必然力求去认识他,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信息系统。
        要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师必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多媒体 、动画片),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或者还可以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手段,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吸引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技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练,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讲中国第一大河一一长江。我在黑板上绘制出长江干流略图长江,从长江的发源地会绘画起并写出发源地的名称,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出长江的干流,给学生讲干流像一个不规则的英语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


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红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然后将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游有水流端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情有旁,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也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一多媒体、投影幻、灯片等直观教具的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自制的这个幻灯片、投影或希沃白板作为一种直观性和使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材,解决了很多传统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节课的开始,运用投影、多媒体、幻灯片配合教师语言可提供的一种简捷、直观的导入手段。如讲到影响气候的因素时,需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如果单靠教师口头归纳总结,很难一下子说清楚,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来展示我国气温分布和降水量分布图,简洁明了,直现性强,效果也很不错。
        在教学中运用投影、幻灯、多媒体等教学用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地理概念。学生学习概念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过程,在传统教学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遇语言不通讲,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近的框架。如果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幻灯,多媒体把它们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概念。如讲我国第二长河一一黄河,它的下游一一"地上河"的概念时,可先画出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白问道横剖面图形。接着讲述黄河失携带大量泥沙河水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极。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上凹的泥沙沉积的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这样,就展示出河床不断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的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无定法,方法有很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成绩,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激发学生,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