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万力嘉
[导读]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理论知识,所谓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中,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才是学习真正的意义所在,因此初中数学课中,教师要让初中生经过自身的学习过程,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实现理论和现实的充分联系,并将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初中数学课中,为初中生渗透应用意识,让初中生了解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万力嘉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旭阳镇富南学校  643100
【摘要】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理论知识,所谓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中,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才是学习真正的意义所在,因此初中数学课中,教师要让初中生经过自身的学习过程,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实现理论和现实的充分联系,并将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初中数学课中,为初中生渗透应用意识,让初中生了解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27-01

        引言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何以知促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符合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分注重知识本身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所以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课本上,学习效果不佳,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一、合理设计课堂应用问题
        应用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转变思想,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实践,思想与实践就像人的两双腿,只有两个一起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才能稳步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应用的平台,要给予他们空间进行合理的思考,进行应用,才能将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堂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自身的讲解,要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合理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刚才的知识进行解答,这样在课堂上进行应用训练,学生才能及时地巩固,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弱项,可以进行及时的补漏,帮助学生分析知识点。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有效性,问题之所以称为问题,是因为它可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果过于简单,没有思考的空间,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就没有锻炼的平台,那么这样的问题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问题也不用过于困难,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所以教师应该认真钻研中考的题目设置,了解他们的出题方式,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问题训练,这样学生的应用水平才能得到质的提升。问题的引入也是促进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也会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根据他们的学情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这样的课堂氛围也会更好。
        二、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增强数学应用趣味性
        数学是一种描绘社会和自然规律的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感受到数学的“工具性”,学会“使用”数学。


教师可以围绕某一课题,给学生布置课前或者课后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展开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感受,使得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得以激发,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讲解《数据的分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调查对象,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利用反差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例如,放假期间,来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很多,学生可以对当时上映的电影展开问卷调查,分析本段时间内上映的电影中,最受大众欢迎的电影是什么,最受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欢迎的电影是什么。刻画数据时,还可以利用折线、条形、饼状图,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数据分析出不同电影在不同人群中的受欢迎程度。这样的数学实践,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们应该根据课题情况,相应地开展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数学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当下初中数学课的开展,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提升十分迅速,各个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型人才,而是要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要解决实际的问题。理论知识本身也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而总结。因此初中数学课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初中生知识应用的意识。在初中数学课中,为初中生传递应用意识,让初中生可以形成动手实践以及服务于实际的意识。主要是将初中数学课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让初中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初中数学课中,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关于“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这些知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发现各类几何图形的应用。在建筑设计或者是家具的设计中,很多的结构要运用到几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各类的结合图形,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的图形,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因此掌握各类几何图形的特点,可以让很多的产品设计以及建筑设计更加丰富,学习几何知识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教师要为初中生设计适当的情景,让初中生在情境中,对知识的现实应用有更加清晰地认知,然后提升初中生的应用意识,初中生会意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增强。
        结束语
        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锻炼出来的,因为数学本身的知识点就比较多,需要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不断地习题练习中慢慢提升。所以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既要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在问题中不断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应用能力自然而然就会稳步上升。
参考文献
[1]宋景春.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61.
[2]吕会洁.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周春梅,孔庆华.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8(09):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