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董晓丽
[导读] 数学为人们文化核心构成,更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体现,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数学教学中缺失文化教育,将给学生造成严重影响,难以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能效,阻碍数学教学研究。伴随新课改不断深入,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文件中,对其数学文化内涵予以明确,要求将其不断渗透于教学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前受各类因素影响,数学文化仅止步于外围,若想切实将其融入教学中,提出相应实施策略十分关键。

董晓丽   延安市第一中学  716000
【摘要】数学为人们文化核心构成,更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体现,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数学教学中缺失文化教育,将给学生造成严重影响,难以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能效,阻碍数学教学研究。伴随新课改不断深入,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文件中,对其数学文化内涵予以明确,要求将其不断渗透于教学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前受各类因素影响,数学文化仅止步于外围,若想切实将其融入教学中,提出相应实施策略十分关键。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课堂融入;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68-01

        引言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积淀而来的,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教育价值与美学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得到了教师、家长与社会的认可与重视。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作用
        (一)有助于增进数学思想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将数学文化内容整合入数学教学过程,有助于不断激励、丰富、发展高中生的数学思想,逐步培育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提升利用数学思想来思考、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因而,大部分的高中生都认为数学这门学科学习难度较大。目前,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就是教师讲授知识,然后通过做练习题来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强化。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会比较枯燥,加之高中数学题目的难度较大,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对高中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数学成绩也不会大幅度的提升。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就能够改变数学这门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学定理时,在讲解定理之前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数学家的背景知识,以及这个定理发展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会对数学家的背景感兴趣。数学文化的渗透也能有效活跃数学课堂的氛围,并且能减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心理。教师对数学定理的讲解也会更加顺利地展开。
        二、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数学实践活动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渗透数学文化不应该局限于高中数学课堂上,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文化渗透从课堂上拓展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实践中体会到数学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真正将数学文化的价值体现出来,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储备,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发展。



        比如:生活中学生经常看到的蜜蜂蜂巢以及菠萝表皮,并且能够发现这些事物的表面都是正六边形的形状,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中就蕴藏了丰富的数学文化,并且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文化中追求秩序、追求完美的思想。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这些事例,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感受数学美、结构美.如:在数学文化中最经典的黄金分割比例理论,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教师在数学活动、数学课后扩展中引入这些数学文化,如: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声音是最甜美的;画画的时候,画家会在画面的0.618位置进行分割等,通过引入这些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无处不在,并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美学内涵,数学具有一种和谐的美、严谨的美,学习和感受数学文化,有利于学生科学、严谨学习观念的形成。
        (二)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数学文化
        每当学生接触到新的数学知识时,他们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并对这些新知识产生一定的疑惑。
        比如,“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定理呢?”“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呢?”这些问题尽管看似简单,又和日常教学没有太大的关联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如果学生不能从教师口中得到满意的答案,那么,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带着疑惑,不清楚学习这个数学知识的意义何在。因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就不会特别用心。为了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教师需要在讲解新知识之前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某个知识的起源与发展,并知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有效方法。比如,一些学生会对房顶是三角形的支撑框架产生一些疑惑,或者不清晰某些时间发生的概率,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都可以利用数学原理向学生解释。只有当学生理解了数学原理的本质,才能更灵活地使用这些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渗透数学文化,再现数学知识生成过程
        在数学文化史上,所有的数学理论和结论都是经过许多人的反复探索、验证和应用实践而得到的成果。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灵活渗透数学文化,引领学生沿着数学家的探索研究足迹,再现数学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使他们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在探索学习中有效生成数学知识。
        例如,在选修二“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一节课中,教师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把握“数系的扩充过程”知识,教师可以适当联系数学史的有关描述,让学生们从中捕捉、感受数学家的丰富思想,启迪数学思考和探究,引领他们深入感悟数学理性思维的重要作用,进而掌握数系扩充的一般原理。所以,巧妙渗透数学文化,展现数学知识生成过程,有助于促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蕴藏于数学学科中的思想、方法和技巧等,积极内化自己的学习观念,提升数学文化水平,激励数学探究和应用实践,更好地培育数学探索研究能力。
        结束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使命。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把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文化的熏陶,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利剑.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0):24.
[2]史寿青.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9(85):93-94.
[3]吴琪.用数学文化浸润高中数学课堂[J].中学数学,2018(23):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