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姜志鹏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新型教育模式不断兴起。学校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开设体育与健康课,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好处,培养学生的运动细胞,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是学生的保障,有利于学生免疫系统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本文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姜志鹏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七中学  山东  威海  264311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新型教育模式不断兴起。学校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开设体育与健康课,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好处,培养学生的运动细胞,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是学生的保障,有利于学生免疫系统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本文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59-02

        1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传统老旧
        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但这些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甚至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虽然体育与健康课程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对教学内容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但与传统教材中教学内容差别并不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按照教材思路框架进行新知讲解,这样的方式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展现。而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一般多采用队列队形、体育游戏活动等,或者引导学生的自由活动。据目前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试运行的教学情况分析来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都将学习兴趣转向竞争性较强的体育活动方面,例如篮球、足球等。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固化,与现阶段学生学习需求并不吻合,且缺乏实用性及娱乐性,导致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
        1.2教学模式不完善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做课前热身活动都以徒手操、慢跑等方式来对肢体进行预热。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学校在教学前并未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准备,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也不进行适当合理的放松。出现以上此类情况的原因是,体育教学模式完善度不够,且教学过程中也并未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一直以来以教师讲解为主,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理解、实践学习等。长此以往,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位置,并不利于对初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启发与开拓。
        1.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运动可以改善学生的肺、呼吸等器官的功能。因此,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和生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内容和策略。然而,目前初中阶段学生的文化课程压力很大,尤其是中考等相关课程课程的考试。因此,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尤其是学生没有精力进行体育锻炼,这无疑增加了体育课程的教学难度。
        2体验式教学的理念
        体验式教学就是自己亲身参加的一种体验课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的体验式方式。教师给学生一个体验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体验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区别是情境与体验,就是让学生体验课程,种种迹象表明体验式教学是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替代的教学作用。
        2.1传统模式的影响
        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健康课的学习乐趣,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教学,学起来是非常无趣和枯燥的,学生上课都是萎靡不振,没有丝毫兴趣。之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差异因材施教,而被陈旧的学习模式影响着。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教育观念会让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教学模式,会改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想法,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只在乎内容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心理产生问题。


倡导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核心开展,目的是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能全面发展,让学生能把更好的学习状态带到课堂上来。体验课程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让学生能通过体验掌握一些知识,掌握一些生活技能。
        2.3以实践为主
        学生对体验的经验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不断实践,实践出真理,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让学生自己通过对课程过程中的内容进行总结、思考。通过体验掌握知识技能,在整个人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获取。通过演示课程得到体验式教育为两个模式,一个是体育课堂上的实践,另一个是心理教育的突破。让学生通过体验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情景模式,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体育运动的学习观。
        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中的应用
        3.1情景教学运用于体验教学中
        体验式教学虽然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但也可运用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把想要传授的知识进行传输,运用体验式教学让教育教学更加有趣,就是把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变为生动有趣的体验课,把课本中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利用相应的情景配合学生亲身感受的实际的过程中,一个好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体育与健康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运动与机能发展》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盲目讲解理论知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应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在小组中测试肺活量、安静心率和血压,并与教科书中的进行比较。然后讨论什么因素会影响这些身体机能。这样可以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2一边学习一边练习,课堂实践相结合
        体育课是一项户外运动,教师在上体育课之前对学生进行一些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讲解是为了让学生在进行户外训练的时候避免一些问题。户外课程要以学生安全为主,这时候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户外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在跑步比赛的时候,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比试,这时候理论知识的学习就很重要,跑步不仅锻炼学生的耐力,同时锻炼学生集体团结精神,比赛第二,友谊第一。让学生在一边学习一边玩耍的同时,轻松掌握知识。
        3.3将书本理论融于生活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领悟能力还没有成熟,在体验教育课程中教师要找寻符合现在初中学生能接受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变通于生活中,让学生能通过生活对知识进行吸收、领悟。让学生通过生活适应社会,能从中学到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例如教师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知识传输,若教师只是针对书本中的理论进行教学,学生是不能理解书本中的内容的。因为,学生年龄偏小,若单单停留于书本,学生不能融会贯通运用。     

        3.4师生交心,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是帮助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学习内容的探讨与交流,在生活中,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不会,学生可以让教师帮助讲解,解决不会的问题。生活中生病发烧,教师会带学生去医务室进行治疗,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状况。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遇到问题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师生成为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
        4结束语
        为了解决初中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问题,体验式教育模式将普通运用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体验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学习有了热忱,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军.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2021,(2):284.
[2]李纳.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6,(19):33. DOI:10.3969/j.issn.1673-9582.2016.19.0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