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邱海丽
[导读] 班主任是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将阐述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意义,并简单分析了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要遵循的原则,最后对做好班级管理的有关策略做出了进一步探讨。

邱海丽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七中学区小学  山东  威海  264311
【摘要】班主任是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将阐述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意义,并简单分析了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要遵循的原则,最后对做好班级管理的有关策略做出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53-02

        1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
        1.1有助于落实学校的发展规划
        对于小学学校的发展而言,必须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确保其中的规划内容将各个方面都涵盖在内,并且要全面落实每个规划内容,从而有效发挥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效性,保证发展目标的真实存在并努力实现。而班级管理作为学校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保障学校的发展规划能够有效地被落实,从而使规划的落实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
        1.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小学教师想要保证自身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调整方向。小学班主任必须要真正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得到有效保障,保证教师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由此可知,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2.1专业性的管理原则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专业的管理原则。专业管理原则实际上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体现的专业性,如果班主任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性,那么将会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只有将自身的专业性体现出来,才能够被学生接受认可,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2.2差异性的管理原则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除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同时还要有效实施差异性的基本管理原则。差异性的管理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落实的,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面等都是其自身的特点,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配合。
        3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相关策略
        3.1不断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不仅是学生家长,学生的班主任也是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的重要导师。小学阶段的学生与其他学龄段的学生大不相同,由于小学生在步入小学校园之前,没有接触过相应的小学基础教育,所以,当学生走进小学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同学老师,通常会不自主地对班主任产生一定的信任与依赖,而且还会在无形之中模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


所以,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必须要充分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要知道自身的言行举止随时都会影响学生,想要更好地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与效率,班主任就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不断地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遵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这样一来,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进一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进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以及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并且引导学生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坚持公平的原则,对每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3.2制订公平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制订公平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公平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氛围。班主任在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后,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仔细阅读,并且要严格遵守,使班级管理制度能够落到实处。这样一来,班级中的学生都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中的一员,维护班级荣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如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与认知能力,对于很多事物都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想要更好地使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形成正确的认识,班主任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相应的班级例会,例如,在例会上,教师可以先让班级干部对一周的班级情况进行汇报,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奖励,对于违反班级管理制度的学生,班主任要了解具体原因,在给予批评的同时,也要及时引导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积极按照管理制度改正。
        3.3提升学生管理成员的能力
        学生的管理队伍实际上就是班级中的学生干部,小学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不仅要选择具有良好品行的学生,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责任感。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必须要对每个学生做到平等对待,这样可以使学生干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其他普通同学是一样的,并且还要为其他同学提供相应的服务。班主任必须要不断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心,并且要培养他们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通过对学生管理队伍的有效培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效率。
        3.4打造家校互动的信息化渠道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里,信息化渠道的构建对于家、校的互通互联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想要在班级管理中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优势,就必须重视家校沟通渠道的信息化,以确保家、校双方能够在及时发现学生问题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指导,将他们及时拉回学习的正轨,从而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大的进步。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小学班主任首先就要对家长的有效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其次,小学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问卷调查的优势,借助问卷对家长的教育能力、知识层次以及教育心得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既可以根据家长的个人能力以及知识水平为其量身打造一系列的教育引导策略,帮助他们实施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家庭教育,也可以根据家长方面的信息反馈,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共同拟订一份更加科学且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同时,小学班主任也可以根据职能软件的问卷调查对学生的生活状态、思想状况等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整合和分析。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想要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巧与方法。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同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必须要遵循相应的管理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障班级管理的实效性,进而为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启花.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J].青海教育,2021,(1):46.
[2]周华.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效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8,000 (004):P.48-48.
[3]周华.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效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4):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