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语文教学天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马生虎
[导读]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把语文学科如何尽快纳入素质教育轨道并健康运行,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谈几点粗浅想法: 语文作为各科之母,它以其独特的思想性、生活性、知识性、工具性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们就应充分发挥其优势,遵循其学科规律进行素质教育。

马生虎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阴田乡寄宿制小学  810399
摘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把语文学科如何尽快纳入素质教育轨道并健康运行,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谈几点粗浅想法:
语文作为各科之母,它以其独特的思想性、生活性、知识性、工具性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们就应充分发挥其优势,遵循其学科规律进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高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90-01

        一、转变观念,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轨,实现语文教学的实用化、社会化。
        语文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反映,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土壤,瞄准社会市场,从单一抓基础教育的课堂中解脱出来,学用结合,重视实践。比如,各类实用文体的写作,书法活动的开展,人际交往的口语锻炼等等。为实现和社会接轨,教师必须从“应试圈”中解脱出来,拓宽时空,开阔思路,不唯分数,彻底扭转“一套课本打天下,六本教参定乾坤”的狭险局面,使语文教学也真正面对社会,面向现代化,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社会价值。
        二、开拓语文知识领域,学科间实行横向联合,提高学生以语文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小至粒子,大到宇宙,天文地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学科自身的特点要求和其它学科必须进行横向联合,否则就会禁铜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箍弱在小天地,造成畸形发展,形成一颗颗豆菜牙型的知识营养不良患者,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某地教研部门曾对初三学生进行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中一道看图作文题,只要略具说明文写作知识,稍有小学自然常识的考生即可速成此篇。熟料考试下来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不知图上所画为何物,根本就无从下笔。不少学生只字未提,干脆白卷呈上,一些平日里语文尖子也因此而纷纷铐羽。试想,让如此学生走向社会,是否要让他们再去重温“天狗吃太阳”的千古神话。
        三、以语文为主,“五育”为辅,丰富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
        语文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集思想性、知识性、生活性、文化性、美育性于一体,和五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语文教学必须与之沟通、渗透才能充实、丰富自己。


同时语文作为载体,通过语文课堂辅之以德育,文以载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辅之以美育使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美、自然美、心灵美、创造美,使学生在课文中得到美的感受,去理解,去思考人生,陶冶心灵,注重修养,追求创造更新的美,从而得到一举多得、一专多能的教学效果。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之所以成功,正是他一专多能的集中体现。他的成功固然得益于他超人的智慧,过人的雄辩才能,得益于他对蜀汉事业的忠诚,得益于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但也得益于他音乐方面的才能,当时司马大兵压境,对阵斯杀和闭门坚守均已不可能,弃城而走也难逃厄运,当时唯一的选择是心理战,而抚琴却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他的镇定、自信,从而达到“空城抚琴退司马”的目的。由此可见美育对一个人成就事业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语文教学中辅之以五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才,对未来参与社会竞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造就开拓、创新的不同类型的社会英才
        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不顾学生智能和个性存在有多大差异,就只有一个规格,一个要求,因而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好,为升学不得不提高总分,不得不补其短,扼其长,结果是短不见得补好,而长得不到更高的发展。要使目前这种局面扭转,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改革招考制度和办法,就我们课堂教学而言,除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之外,还必须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施展。比如,语文课前让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制作描绘图片、幻灯片;课上让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作朗读示范,让说话能力强的学生复述课文,让想象力较强的学生结合课本开展联想,让酷爱表演的学生上台演示,让语文程度较好的学生进行重点词语、语段推敲,让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大胆提出质疑,让敢于发言的学生回答问题,朗读,复述。
        讲座演示、答辩、想象反复交替进行,文字和图象互为映照,声音和动作融为一体,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施展和锻炼,这样下去,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其个人的特长、爱好就会充分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
        在学校生活中进行语文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具备一种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本能”。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艺术节、义务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重大活动后,让学生作文;听领导讲话,专题报道时,边听边做记录,训练提纲擎领的技能,学习生动的语言和优美词语,开展课余广播;让学生办板报,纠正校园内外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开展人人都讲普通话活动,组织语文竞赛等
        素质教育是项宏大的跨世纪工程。它的艰巨性、复杂性在教育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要求教师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同时还要有较强的领导才能、组织才能和写作才能。我们坚信,应试教育的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语文素质教育的巨轮已经起航,让我们紧握航舵,冲破激流险滩,迎着黎明的曙光,驶向辉煌灿烂的21世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