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赵蓓蓓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赵蓓蓓
[导读] 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进行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与概念进行理解,而且能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探究,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以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基于此,对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赵蓓蓓    延安市第一中学  716000
【摘要】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进行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与概念进行理解,而且能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探究,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以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基于此,对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70-01

        引言
        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实验分值在考试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导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采取在“纸上”做实验或者讲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往往使物理学科的教学无法获得良好的成果。物理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改进实验教学才是当下教师应当做出的明确选择。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中,高中物理教学任务较重,为保障教学进度,部分教师无法在教学设计中投入更多时间,因此在授课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方式更为单一和简单。在物理课堂中,教师详细讲解,但学生收获有限,教学质量一般的状况十分常见。部分教师在学科技能的培养、知识转移等方面表现优异,但对新课改下的新型教育观念仍旧理解不足,在授课活动中,对学生态度及价值观等的考虑仍旧有限,学生情感及思维仍旧需要进一步激发。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影响重大,因此在物理课堂中,为保障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以升学率提高为目标,对高考考点过于强调,导致物理及社会、技术等的联系被忽略。而新时期教学倡导对教学方式的积极转变,更多教师也积极响应这一方针,对师生互动、兴趣化教学加强关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问往往得不到学生回应,愿意参与课堂交流的学生数量有限,师生互动表现出需要教师来单方面维持的状况,学生主动性偏低。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一)基于直观呈现实验的模型构建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通常是学生理解与掌握的难点。此时,物理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难度相对较大的抽象物理概念,使抽象物理概念以具体直观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进行物理模型的构建,使学生形成建模意识。例如,对磁场进行教学时,因为磁场是摸不到看不着的,因此,大部分学生对磁体周围所存有的特殊物质感到迷茫。同时,由于磁场具备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对认识磁场的大小与方向存有相应的困难。此时,物理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找根条形的磁铁及几根小磁针,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学生通过对小磁针的指向进行观察,就能清楚地了解到磁场方向。如果教师感觉该教学效果不明显,也可通过铁屑对磁感线进行模拟,并以磁化之后的铁屑分布,对磁感线分布进行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小磁针或者铁屑,促使无法摸到与看到的磁场转变成学生能看到的小磁针指向,让学生更好地通过“磁感线”对磁场进行描述,并引导学生对磁感线的物理模型进行建构,从而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并使学生形成建模意识。
        (二)拓展生活实验,涵养实验素养
        生活是物理实验的重要来源。物理实验教学不应止于课堂,还应积极拓展到现实生活中,与日常生活实例进行紧密结合,来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实验素养。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进一步联系现实生活,选取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事实和案例,进行实验拓展教学,使实验教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深入认识生活实验具有的鲜活的科学意义。拓展生活实验,要积极引领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中把握事物和现象的特性,探寻物理现象和规律,进一步提升物理思维,促进物理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例如,在必修1“摩擦力”实验教学之后,教师设计了拓展实验训练,“结合生活中自己骑自行车的情形,仔细思考: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对比分析加速行驶与减速慢行时,自行车的前后轮所受到路面摩擦力的方向有何不同?此外,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吗?”学生们积极联系自己的生活,纷纷参与发言,还列举出了生活中各种与摩擦力密切相关的实例。可见,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来拓展物理实验探究,既顺应了高考物理注重考查学生解决生活物理问题的素质的要求,也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应用素质。
        (三)组织实践探究活动
        实践探究是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主要过程,实践探究和合作探究学习相似,均是为学生提供接触物理、学习及探索应用物理的充分机会,在几乎完全自主的过程中,以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对高中生而言,物理学习往往以课堂学习为主,这一方式限制了学生物理思维,不利于核心素养提升,在实践探究活动的组织下,学生可针对探究目标,在生活中、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对不同物理知识综合运用,以物理思维、物理原理解决问题,发觉物理学习的价值和用处,培养核心素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新课改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新理念,持续创新设计科学的实验教学方式,优化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学习,进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绍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4):97-98.
[2]潘文永.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19(A3):141-142.
[3]赵忠文.聚焦高中物理实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