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谈小学语文高年级段作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雷开成
[导读] 对于整个的学习阶段而言,语文教学是增长学生知识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更是让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过程。学习语文,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但就今天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方法而言,很令人担忧:有些学生不能做到积极动笔,也不爱读书。这样就在无形当中割裂了语文和作文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情况,对小学高年级段的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粗谈。

雷开成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南丰第二小学
摘要:对于整个的学习阶段而言,语文教学是增长学生知识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更是让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过程。学习语文,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但就今天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方法而言,很令人担忧:有些学生不能做到积极动笔,也不爱读书。这样就在无形当中割裂了语文和作文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情况,对小学高年级段的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粗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20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遣词造句的能力,至关重要。拿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最突出的为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应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对作文课程不感兴趣
        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语文课程还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与语文作文课程却提不起兴趣,归根到底,这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有关系。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课程失去兴趣,也就没办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学生没有创造的空间
        现阶段,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在学生刚刚出现写作萌芽时,正是他们发展思维的好时期,也是需要平台进行创作的时期。而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不知不觉中给学生规定了条条框框,把学生的创造力关进了牢笼里。
        (三)忽视写作中的情感体验
        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的都是学生对写作知识的掌握和作文成绩的高低,而不太会去考虑学生对词汇的积累与学生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会想尽办法套用范文或模板,在作文中体现写作技巧,而没有真正的表达真情实感。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对于作文的学习兴趣较低,甚至是产生了厌烦的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学生丧失了作文创作的兴趣,学生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无法正确的运用相应的写作方法,同样也无法找出相应的写作素材,进而导致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写无可写”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培养以及锻炼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首先,教师应当积极的转变教学理念,选择合理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作文创作积极定。



        (二)善用教材文本,为学生写作提供灵感
        小学生作为自我照顾能力比较低以及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能真正走进社会、真正去实践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她们大多的知识储备和对社会的认知都是来源于教材。作为教师就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综合全面的挖掘教材的资源,让教材的内容都发挥出最大最好的作用,让同学们能更好的感知教材编者所要传递出的理念,从而从中获得灵感,这对写作水平的提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些观察能力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这个阶段的学生就会对外界事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教师就要利用好学生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采取在多媒体教学设施上放视频影像或是图片等方式,让同学们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让学生可以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考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顺势指引学生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并对同学们有疑惑的地方进行答疑,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指引,为他们讲述读物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技巧,为之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练笔放到阅读课上,经常教学生写写感受,写写读后感,仿照着课文的内容重新写写等各个方面自然而然的让读和写有机的集合起来,并及时的把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找到里边的闪光点加以鼓励,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并适时的加以激励。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我们的练笔放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事,有趣的事,伤心的快乐的,都可以记录下来。作文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与他人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要鼓励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四)拓展课外阅读,提高作文写作质量
        阅读是学生爱上写作、学会写作的必要途径。若作文是一所殿堂的话,那阅读就是通往殿堂的阶梯,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学习、借鉴优秀的写作技巧,还能从中受到美的启发,更能通过有效的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语句,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作文是一种艺术,该艺术的精髓就是美,实际上,通过阅读一些名家经典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文中描绘的是幸福还是悲惨,都能让我们感觉到美好,心灵受到震撼,因此鼓励、引导小学生广泛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他人的文字中发现这种高级的、隐秘的美,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自己想要创作这种美的欲望,进而对写作产生兴趣。其次,若作文是树,那词汇就是泥土,语言就是根须,只有在积累了大量词汇与语言的基础上,作文这棵大树才能开枝散叶、开花结果,才有被润色、被升华的可能,所以丰富的词汇、得体优美的语言是一篇好文章的基本保障。因此教师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摘抄优美的词句,夯实语言基础,便于日后写作。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除却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优秀作品,也应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外国优秀文学作品,在增强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开阔阅读视野,拓展写作思维。
        结语:
        总在,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更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深入研究,我们应始终把学生的学习情况放在第一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淼.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引导措施探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50.
[2]张智年.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探讨[J].课外语文,2021(06):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