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思考 高麦苗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高麦苗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是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其综合素养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身心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打下基础。

高麦苗    大荔县洛滨小学  7151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是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其综合素养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身心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92-01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技能等,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中核心素养的体现
        随着人们对核心素养理念研究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中所蕴含的重要内容也逐渐凸显出来,结合以往对小学数学中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数学学科中,核心素养大都体现在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层面的培养。比如,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发散思维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更加成熟的逻辑思想和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后续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并通过数学的思维、视角去审视世界。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同时,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希望学生能够用数学的语言“描绘”世界,以此为学生“建设”他们心目中的“世界”奠定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备的学科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责任担当等多方面的内容。数学核心素养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有自身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计算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感悟。数学作为通识类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思维分析方法以及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的严谨程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方面的教学和指导,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会公式以及提高算数的效率,更需要集中对学生进行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思考数学的原理,自发地去解决生活中的学习问题,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1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决定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所秉承的教学理念以及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不断学习强化自身的教育水平。这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的方法,共同探讨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教师也要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丰富知识架构,并为学生做好示范榜样,将原本抽象的核心素养要求落实为具体的行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带动,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之下得到核心素养的提升。
        3.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授课的时候要将课堂主动思考的时间尽可能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探索未知的知识,深入探索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教学内容相关的数据,将数据分析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引导其进行数据的分析,在自己分析的过程中对分析的方式进行熟练地掌握。与此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得到有效提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3.3重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模块,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集体的带动作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团队齐心合力,更好地消化和理解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乘法”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分析两位数乘法有哪些规律,然后逐个突破重点和难点,在小组中学生会增进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不断碰撞出思维火花,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得合作意识的培养。
        3.4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并具有较强的探索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实践探索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同时,教师也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具体实践情况,了解学生的探索进度,通过合理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实践参与度,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的热情,感受学习的快乐。
        结束语:
        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应该适当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加符合当下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要适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在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时候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提升和进步,让学生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
参考文献:
[1]范木桂.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9(18):57.
[2]党福强.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06):48.
[3]李耐娟.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考[J].中华少年,2018(2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