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技巧的培养 辛芳侠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辛芳侠
[导读]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掌握抽象化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做练习或测试时出现错误、成绩不理想,他们会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考习惯,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从课堂活动中收获知识并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而审题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灵活选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树立

辛芳侠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苏村镇槐园小学  715100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掌握抽象化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做练习或测试时出现错误、成绩不理想,他们会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考习惯,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从课堂活动中收获知识并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而审题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灵活选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拉近他们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身体技巧;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96-01

        引言
        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先决条件。审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题目信息,分析和解答题目,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才能顺利完成。通过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解题过程中的问题。然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然后帮助其掌握一些审题技巧,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铲除轻视审题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审题思维
        一些学生在处理问题时,不注重审题,解题过程往往错误频频,也存在部分学生对审题草草应付,对于题干信息一扫而过,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我看错题了,尤其是从表面上看来很简单的题目,太过于相信自我,产生骄傲的态度,从而出现轻敌现象,导致思维麻木,更加容易在解题的思路上出现错误,最终导致解题思路偏离正轨,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这种情况普遍出现在知识储备量较大的学生身上,他们在做题时自我意识往往过强,对于表面上很简单实际上却暗藏玄机的题目掉以轻心,导致思想放松、看轻审题,最终出现一个不可弥补的错误。基于此,教师应承担起引导的责任,使学生充分重视审题的重要性。比如,每次考试时,总有学生答卷速度很快,也不做任何检查,有一种能考满分的态势,就等待最后的响铃收卷。一到教师批完卷子出分的时候,那些先答完的学生的分数却差强人意,他们有信心做对的题却错了,并且还是他们非常熟练的题目。所以,教师要引以为戒,让学生认识到解题前要审题,使学生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养成审题的习惯。教师还可以设立奖励制度,以达到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目的。设立奖励制度的目的是想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学生在作业完成后感受到了教师对其作业的重视、对其自身的重视,就能收获与众不同的快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明白,作业不仅是作业,他还可以帮助自己和教师沟通,让教师更加了解自己,更欣赏自己,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为奖励制度不是暂时的,不是随意指定的,所以学生会一直仔细认真地完成作业,而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以很好地达到培养并巩固学生审题习惯的目的。



        二、传授正确的审题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
        当学生在解题时,如果第一遍在题目中找不出问题所在,就会先入为主,觉着这道题目太难,自己是解不出来的,那么在后续的审题、答题中学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如果只是向学生强调审题的重要性,让学生加强对审题的重视,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缺少独立审题的机会,也会影响学生审题习惯的养成。缺少独立思考的审题机会会让学生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无法真正有效掌握。所以,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重视审题的重要性,传授给他们正确审题的方法,还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独立审题的机会,通过实际锻炼来促进习惯的进一步养成。需要注意的是,面对不同的知识点,审题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这就要求学生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问题。
        例如,在学习平移、旋转和对称知识时,学生面对这些图形的变化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再加上审题方法的不正确更会加深自身的疑惑,使题目理解起来越来越困难。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审题,根据题目的要求,按步骤进行依次的相关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在接下来的审题解答过程中不断练习,以此来促进审题正确方法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三、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单纯依靠文字讲解有时并不能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且抽象化的知识点,只有多观察、多思考,才能够发现其中的奥妙,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这对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抓住关键词。因为很多时候,关键词往往是解决一道难题的突破口。如题目:要让7□6最接近800,□里应填什么?有些学生把几种可能的答案都填出来了,这就是观察不仔细,忽视了题目中的关键词“最接近”。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读题,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他们的审题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想的同时,教师也收获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
        总之,审题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数学成绩及后续数学学习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少芳.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技巧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84-85.
[2]李瑞娇.抓关键词提高数学审题的准确性——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审题技巧[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3]勒尔赤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