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 周德林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周德林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国家开始越发重视教育工作,并且逐年加大了在教育工作中的投入力度,力求全面强化教育工作水平,从而使教育工作更加契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全面强化教学工作的质量,激发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动力,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应用到其中,从而确保教学工作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全方位提高小学教学工作水平。基于此,本文章对提高小学

周德林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北盘江镇金井小学  56220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国家开始越发重视教育工作,并且逐年加大了在教育工作中的投入力度,力求全面强化教育工作水平,从而使教育工作更加契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全面强化教学工作的质量,激发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动力,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应用到其中,从而确保教学工作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全方位提高小学教学工作水平。基于此,本文章对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提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200-01

        引言
        合作学习在当下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其以小组为单位,经由集体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并对自主学习及探究氛围予以有效营造,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化,并使教学目标可得以更高质量地完成。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遵从学生特定的身心发育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推进学生实力的最大化展现,并对有效的学习经验予以获取。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所谓合作学习,主要所指的就是学生为了完成彼此间共同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互相协调来进行知识点的探究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都拥有明确的分工,并且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展现出良好的动力。而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自发加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并且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进行相互讨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说,其对于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强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基于此,需要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成效,锻炼小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强化小学生学习质量。
        二、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
        (一)预设探究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提出或者说是主题的指引为十分重要的,其中对于目标的设置是学生可行思考及探究的核心及关键,可避免学生于合作中不知所措,以至于自身潜能难以得到发挥。当目标明确后,学生可对具体的思路方向心里有底,更可有效地对自身所积累的知识及方法予以调动,从而达到更好的合作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对探究问题进行合理的预设,并经由情境创设、生活联系实际等方式对具体的学习目标予以引出,并经由开放性、发散性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来,以开拓学生思考空间,使之不局限于单一思维,并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花费较多的时间乃至精力,为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可对重难点问题予以突出强调,使学生有指向性地对知识经验进行整合,并探究新的方法与技巧,层层递进,进而获取正确结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全面提升。
        (二)加强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不仅对于数学知识的教学起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能力,社交与协作能力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两项能力。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同时,给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培养出良好的社交与协作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开口交流才可以实现,这就让由于学业没有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学生有了机会,在合作学习中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交流,在实现学习目标的同时,社交能力也是得到了发展。其次,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合作学习恰恰把这两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我们要教会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鼓励他们勇于发言、学会倾听;既要放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参与其中、及时纠错拨正、引导提高。在让学生掌握了大量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一些良好的生活能力。因此,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中,需要积极提倡的。
        (三)采用合作竞争模式来提升学习效率
        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课堂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公布各组的讨论结果时,小学生之间会相互比较和竞争,这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教师要参与进来,避免学生产生恶性竞争而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对每个小组的成绩加以肯定,对于某个组的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相应的,教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教师应注意定期对各小组进行测试,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试卷,让学生共同参与阅卷活动,在阅卷过程中加强合作,交流经验,分析学习漏洞。例如,韦邦春老师在小组测试过程中,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设计了A、B、C三种不同难度等级的试卷。在合作阅卷的过程中,为学生分发参考答案,让学生互相交流,分析错误的原因,让优等生耐心指导学困生纠错,从而有效提高了合作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接受和认可。不仅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同时激活了学生思维,对其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并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特点,不断深入探讨,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获以更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智刚.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5):95-96.
[2]黄爱莲.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J].读写算,2019(30):98.
[3]姚树梅.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J].中华少年,2019(17):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