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王婉贞
[导读] 情境教学作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优点。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贪玩好动的特点,因此,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高度的思想与认知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明确这一点,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思想认知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

王婉贞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心小学  362256
摘要:情境教学作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优点。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贪玩好动的特点,因此,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高度的思想与认知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明确这一点,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思想认知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创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94-01

        引言
        所谓创设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即教师在课堂中设计搭建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生动直观的知识场景,使学生融入其中而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与逻辑。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语境下的情境教学法即教师将此种方法纳入教学规划,根据所授课程打造还原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中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并体会学习的乐趣与魅力。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设活动情境的方法不够创新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稳步向前的,但是对于一些处于一线教育的老师来说,他们的教育方法却处于停滞状态,不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更满足不了小学生的身心需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的课程,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活动情境是教学模式中的新资源、新载体,是借助一定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是相符合的。学生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加上《道德与法治》本是一门培养情感的课堂,都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获最佳教学效果。
        (二)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了解知识的途径多为教师讲授知识。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的机会,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然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知识和要点大部分是难以通过单纯的公式或普适性的定义来表达的,更多的是需要学生潜心思考的抽象内容。只有让学生具有自主性,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进行探究,才能令他们高效获取知识。为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师应当发掘新型的授课手段,以期达到提升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目的。只有小学生的自主性获得提升,其才有热情学习新的知识。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方法
        (一)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活动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活动情境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并让该情境与课堂中可能涉及的情境相通,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从而在轻松自如的沉浸式教学环境中萌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将生动形象的图片和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优美的音频放入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当学生的注意力跟随着教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思路逐步深入后,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进行《天气虽冷有温暖》的授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冬天下雪的视频,或在教学PPT中使用冬天的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视频中所提到的事件背景中,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因地制宜设计一些问题,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在留白的思考空间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一来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会变得更加生动。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辅助教学开展
        以生活情境的方式引入道德与法治问题,以生活情境的方式激活学生的相关思考,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路径。情境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很好的吸引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帮助。
        在学习《坚持才能有收获》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在课上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贴近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初步认知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小明之前是一个小胖墩儿,因为体重的原因,他从小没少被其他同学嘲笑,最近一个学期,在爸爸的鼓励和带动下,小明坚持了不吃高热量垃圾食品的良好生活习惯,每天坚持进行身体的锻炼。功夫不负有心人,接近半年的坚持与付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小明再也不是那个曾经的小胖墩了。”情境创设之后,笔者会将学生进行分组,以问题为引领,深化学生的思考:“同学们,小明的事例带给了你们哪些思考,在生活之中你们又有哪些坚持最终收获回报的例子呢?”生活化情境创设之后引导思考自己生活之中的向上行为,整个教学过程很好地实现了生活与道德与法治内容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发育学生的道德素养[2]。
        (三)引入多元化教学,创设多元教育环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习惯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引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多元教育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更多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重视教学渗透,将一些道德与法治知识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在开展多元化教学情境之前,需要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且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挖掘其中的道德与法治因素,然后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课外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内容,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育环境,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这都需要教师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当下的环境和学生的不同特点,改善教学方式和理念,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只有科学地运用活动情境的创设方法,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坚持从实际生活出发来创设活动情境,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活跃度,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方方.试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J].品位经典,2020(07):86-87.
[2]张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56-57.
[3]杨龙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读写算,2018(3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