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贤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中学 浙江省宁波市 315137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不是如何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全面透彻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新课标的提出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就目前我国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行优化与完善的地方,仍然需要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课程的固有认知都是枯燥、死板、单一的,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使数学课程丧失了价值与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数学课程教学的需求,这也就促使新课标的出现,这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发展与进步的机遇。为了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论述与分析。
一、教师对自身教学身份进行转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响应新课标号召,作为教师就要进行角色转换,重新认识自身的职业 以及位置,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
首先作为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且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学习的机会与空间,该阶段为学生提升自身学习效率的关键时期。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形式可以是同桌交流、分组学习以及个别交流,这些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空间与机会,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进行交流、合作的空间,还要给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教师在整体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谓引导也就是通过比较含蓄的方式来对学生起到点拨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教师所需要引导的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分别是学习的方法以及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引导本身就是一种启迪的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了问题,教师所做的引导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解答方式,而是抛出相关的信息与思维,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考与分析,除此之外,适当的引导也可以起到鼓励的作用,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与激情,不至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错觉,迷失方向。
最后,作为教师应摆脱“尊师重道”的固有观念,不能够在课堂上“过分”的表达这种思想,否则就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距离感,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对学生产生厌烦的感觉。作为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提起高度的重视,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需求调整教学方案。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原本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在此过程中,作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的分析与探索,在不断的观察、分析、比较过程中去对各种规律、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举例来说,在对圆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对生活的圆形物质以及其作用进行列举,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目前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方式无非就是两种,一种为将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将各部分知识贯穿到一起,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去寻找、发现问题,为了能够使教学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也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着重培养。
三、设置疑问促使学生自主思考
初中数学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新与思维特性,这也是许多学生认为数学课程难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并且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解题步骤与解题思路的错误。基于此,在实际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为主,使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深入的探究。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与法式,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考,带着疑问去寻找解决方案。
四、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课堂为学生接受数学知识与学习方式的主要场所,基于此,如果想要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就要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首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多进行讲解以及全面练习,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角色的变化,利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够实现课堂的精讲多练,保证学生从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是处于成比例的状态,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任何的教学讲解所获得的教学效果都比不上学生进行实践一次的效果,基于此,在实际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尽可能的利用较少的时间对知识点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留出一部分时间给予学生进行自主训练的机会与时间。在不断的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适应该种数学教学的方式,并且还会产生一种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要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想接近的教学内容。
数学题目的训练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数学解题思维都是在大量的数学习题练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但是在数学课后作业与习题布置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够单纯的认为题海战术就能够使数学课程的教学达到较高的水平,过量的习题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感觉,这也就会事半功倍。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与传统的教学要求相比较之下,新课标对师生关系这方面提起了高度的重视,并且认为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讨论为进行探讨与交流的首选方式,在经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数学知识的探索与深入探讨、挖掘,除此之外,在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及所存在的个性差异,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与方案,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的教学环境与背景之下,目前大多数教育单位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改革内容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作为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促使学生获得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家敏.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1):58.
[2]邵娟.新课标下初中教学课堂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41-142.
[3]庞美华.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创新[J].新教育,2020(05):12-13.
[4]周雪成.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方法分析[J].中华少年,2019(3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