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介绍有效方法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陈幸慈
[导读] 课堂介绍是指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行为。
        陈幸慈
        广东省兴宁市新圩中学
        摘要:课堂介绍是指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行为。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是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师生教学活动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介绍的成功与学生的学习状况具有紧密联系。有效的课堂介绍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并迅速进入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充分认清问题情况。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介绍;有效方法
        生动有趣的课堂介绍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课堂介绍可以为师生搭建沟通桥梁,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并利用旧知识来推动对新知识的理解,更易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同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认真考虑采用哪种课堂介绍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介绍方法,如发现介绍方法、直观介绍方法、类比介绍方法、游戏介绍方法等方法,营造充满探究性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初中数学课堂介绍的有效开展进行探究。
        一、初中数学课堂介绍的实施策略
        1、实践探索引入课堂介绍
        在日常教学引导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和实验探究发现新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动力,还使学生在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实现具体化和可视化的效果,加深印象,促使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时,为使学生正确掌握和了解“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度”的原理,笔者组织学生对三角形进行切割、测量等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即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样的课堂介绍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帮助学生生体会认知的乐趣。同时,开展实践探索式的课堂介绍,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克服懒惰、接受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其参加到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发现问题、回答并解决问题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2、媒体运用引入课堂介绍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同时,将多媒体作为课堂介绍的一种引导手段,还可以使学生全面、想象的了解新知内容,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保证学生与课堂之间的互动性。如在“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为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到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笔者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构建日出、海平面等情境,将太阳抽象成一个圆、海平面作为一条直线,便于学生讨论圆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展示,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圆与直线的三个相对位置关系,即切线、相交和分离。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介绍,学生的探索欲望被立即调动,他们也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和美丽。在实际教学中,不仅有上述几种,而且还有许多种导入类型和方法。同时,导入方法不是孤立的,通常会交叉使用各种方法。但是,这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介绍方法和例子的选用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教学,吸引学生的主体关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好奇心。当然,在课堂介绍环节中必须与主题紧密相关,并且不能与主题分开,更不用说与主班级的矛盾或冲突了。否则,这不仅无助于理解新知识,而且会干扰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并给学生的理解过程造成障碍。


        3、连接生活引入课堂介绍
        数学是一门贴近实际生活的学科,在课堂介绍中加入生活元素,不仅能加强学生的生活认知,还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保持有效的主体状态。因此,在课堂介绍中,数学教师可以及时、适当地介绍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基础,并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将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意识到数学的实效性,这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正数和负数”的教学中,为使学生了解正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对此,笔者将生活中所涉及的一些正负数事件引入其中,如某地的早晨的温度是7℃,晚上的温度是-4℃;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是-155米;本月小明家的经济收支帐中,出现-150元的电费;橡胶厂的第三季度的总利润率较上一季度存在-0.5%的变化等,通过生活事件的展示与运用,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活动的组织效果。
        4、设置悬念引入课堂介绍
        俗话说:“人人都有好奇心。”认真构思和巧妙地传播悬念是引入新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特别适合知识紧密相关的新课程,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熟悉情境的前提下,使用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知道和渗透,保持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情绪,从而实现其主体发展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图形运动”的内容时,笔者介绍了南京江南大酒店整体向南平移28米的消息,并询问什么是平移以及如何制作物体以及物体平移需要哪些条件?学生通过观看“酒店平移”的消息,对这种房屋中现有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感到不可思议时,笔者介绍了新课程的内容,并展示具体细节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图形运动的概念、掌握平移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更为高效的探索图形本质,还使学生在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特定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学习工具。
        二、课堂介绍的基本原理
        根据这些原理,课堂介绍环节的设计和引入方法将更为有效。首先,课堂介绍必须有针对性。介绍内容应基于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以便使他们感到特别亲切;其介绍内容还应该与学科特征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并反映数学的本质内容。其次,课堂介绍必须考虑周到。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活力,引入过程也应该是积极思考的过程。第三,介绍应该具有趣味性。让学生拥有知识的喜悦、创造的喜悦和美学的喜悦。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其课堂介绍的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介绍方法应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学生整体的导入与渗透。此外,有时简单的介绍方法、直接介绍方法等也会有很好的课堂效果。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都必须和谐统一,以真正提高课堂介绍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不例外。除了科学的教学理念、周密的教学计划、灵活的教学方法外,课堂介绍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等特点,难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探究心理,因此,成功的介绍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其有效教学、高效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培光.高效课堂源于成功的导入——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1):721.
        [2]陆宪林.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J].小说月刊:下半月,2018(9):71-71.
        [3]李仁茂.初中数学课堂的导入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8(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