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哲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二中学
摘要:新课改深入开展,高中物理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教师积极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发展学生物理综合能力,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在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物理作为一门必修基础课程,知识点有着较强复杂性和抽象性,对高中生来讲有着较强挑战,影响到物理课堂学习效率。有鉴于此,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展开探讨,从面临的问题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物理有着较强工具性,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教学指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发展物理综合能力。新课改理念教学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努力,让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所提升,注重学科思维能力发展,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学习活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课改教学改革以来,广大高中物理教师积极探索物理教学新模式,但是在授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问题情境创设未能与生活紧密结合,课堂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无法在情境问题中来学习教材新知识,影响到新课讲解质量;(2)师生互动次数较少,教师在课堂授课中不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未能体现出高中生课堂“主体”地位,物理课堂师生互动效率不高;(3)信息化教学使用频率较低,课堂多为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与实验结合程度不深,学生感受不到信息化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偏低;(4)不重视实验教学,物理课堂实验多以理论讲解为主,未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实验内容,高中生普遍缺乏物理课堂实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面对着上述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二、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1.创设课堂情境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在授课中注重创设课堂情境,点燃学生物理思维火花,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新课改开展以来,情境教学受到广大教师重视和关注,一线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把情境教学应用于课堂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物理教材。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对物理理论认识和理解不足,教师在讲解强可以引入物理现象,以现象促进对知识认识,以便更好地掌握教材,构建起物理知识体系。
在讲解“超重与失重”知识点时,教师不急于讲解教材内容,而是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如,课堂开始时,视频中展示一段过山车翻滚录像片段,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来说出过山车中有何感受,很多人都认为在坐过山车过程中感到十分惊险、刺激,有的内心有些恐惧,有的认为会被抛出去。紧接着,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体重计,邀请班级某位同学到上面称量体重,看到指数后再进行上下蹲动作观察体重计示数如何变化。结合上述两个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教师引入本节课要讲解的重点内容,为接下来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借助于情境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师带领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引发课堂学习积极性,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发展物理学科思维能力,提升物理综合能力。
2.进行师生互动
传统课堂授课中,教师与学生很少展开互动,导致他们缺乏学习主动性,无法在物理课堂进行深度思考,影响到学习质量和效率。高中物理课堂授课中,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再符合物理教学模式,要转变教学理念给予更多时间供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了解知识形成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开展师生互动要给予他们更多时间,以问题互动方式来掌握教材内容,形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更好地发展物理思维能力。
物理是一门抽象性较强学科,依据学生思维能力来进行学习,需要具备较强综合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师生互动来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加深物理知识体验、深化课堂情感,使授课效果得以积极升华。物理授课中,教师把课堂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树立起物理学习观念、引导掌握实验能力,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其中,教学中应当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学习教材内容、构建起自身物理知识体系,在师生交流中来实验持续性学习和发展。实践学习中,小组合作方式来拉近师生、生生间距离,展现出物理学科价值,有效提升课堂合作意识和能力,积极落实新课改教学要求,促使物理教学得到更高水平发展,让高中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知识。
3.应用信息技术
以往教学中,学生纷纷反映物理教材内容枯燥无味,学习物理过程中感到非常困难。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和方式往往较为单一,很难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加之高中生物理自身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到教材中知识深度学习过程。借助于信息技术开展物理教学,教师把教材中“无趣”知识转化为“有趣”内容,更好地推动了学习向前发展,有效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呼唤起内心学习动力,为后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成为教师讲课的重要工具,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能够把一些微观性、肉眼难以看到现象转化为直观、形象教材知识。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用电子天平来准确测量微小力,应用电子天平来测量电荷间作用力,完成探究库仑定律或验证库仑定律的实验。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从数据处理过程中开展信息化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来采取信息化数据处理手段,注重数据处理能力培养,让每个人在实验中都能有所收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数字化实验同时,要让学生经历传统实验器材使用的学习和实践,以培养物理实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展开信息化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氛围内学习和掌握教材内容,发展自身实验能力。
4.重视实验教学
以往授课中,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把重点放在理论讲解上,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更多理论知识。一味灌输和讲解理论知识,口头讲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来接触实验和实验过程,导致很多人在学习中感到教材内容晦涩难懂、记忆困难。结合新课改理念,物理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验授课过程,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实验学习中,更好地提高自身实验能力,掌握实验背后的本质规律,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物理问题解决之中。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规律是实验所得的结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以实验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得到物理理论,更好学习教材内容。物理实验授课中,要从学生角度来思考问题,有效转变教学理念,发展形成物理思维观念。如,在讲解“动量守恒”知识点时,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展示某个简单实验,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来动手探究、观察总结得到物理规律,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此外,教师进行教学时要关注课堂学习状态,引入灵活性、发散性强的问题,培养学生物理创新思维,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互动中发展学科思维能力,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如,讲解光学知识时,教师先提出生活中都有哪些光,引导学生回答出内容,以良好氛围来带动他们进行思考,鼓励积极探索学习知识。
总之,新课改理念深入开展,物理教师要积极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物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之中,培养物理学科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毅飞.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0).
[2]高岳东.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8(09).
[3]姚志明.把握新课改要求,搞好高中物理定性实验教学[J].华夏教师,2018(05).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韩哲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二中学
摘要:新课改深入开展,高中物理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教师积极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发展学生物理综合能力,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在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物理作为一门必修基础课程,知识点有着较强复杂性和抽象性,对高中生来讲有着较强挑战,影响到物理课堂学习效率。有鉴于此,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展开探讨,从面临的问题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物理有着较强工具性,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教学指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发展物理综合能力。新课改理念教学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努力,让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所提升,注重学科思维能力发展,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学习活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课改教学改革以来,广大高中物理教师积极探索物理教学新模式,但是在授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问题情境创设未能与生活紧密结合,课堂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无法在情境问题中来学习教材新知识,影响到新课讲解质量;(2)师生互动次数较少,教师在课堂授课中不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未能体现出高中生课堂“主体”地位,物理课堂师生互动效率不高;(3)信息化教学使用频率较低,课堂多为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与实验结合程度不深,学生感受不到信息化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偏低;(4)不重视实验教学,物理课堂实验多以理论讲解为主,未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实验内容,高中生普遍缺乏物理课堂实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面对着上述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二、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1.创设课堂情境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在授课中注重创设课堂情境,点燃学生物理思维火花,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新课改开展以来,情境教学受到广大教师重视和关注,一线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把情境教学应用于课堂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物理教材。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对物理理论认识和理解不足,教师在讲解强可以引入物理现象,以现象促进对知识认识,以便更好地掌握教材,构建起物理知识体系。
在讲解“超重与失重”知识点时,教师不急于讲解教材内容,而是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如,课堂开始时,视频中展示一段过山车翻滚录像片段,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来说出过山车中有何感受,很多人都认为在坐过山车过程中感到十分惊险、刺激,有的内心有些恐惧,有的认为会被抛出去。紧接着,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体重计,邀请班级某位同学到上面称量体重,看到指数后再进行上下蹲动作观察体重计示数如何变化。结合上述两个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教师引入本节课要讲解的重点内容,为接下来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借助于情境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师带领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引发课堂学习积极性,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发展物理学科思维能力,提升物理综合能力。
2.进行师生互动
传统课堂授课中,教师与学生很少展开互动,导致他们缺乏学习主动性,无法在物理课堂进行深度思考,影响到学习质量和效率。高中物理课堂授课中,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再符合物理教学模式,要转变教学理念给予更多时间供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了解知识形成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开展师生互动要给予他们更多时间,以问题互动方式来掌握教材内容,形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更好地发展物理思维能力。
物理是一门抽象性较强学科,依据学生思维能力来进行学习,需要具备较强综合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师生互动来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加深物理知识体验、深化课堂情感,使授课效果得以积极升华。物理授课中,教师把课堂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树立起物理学习观念、引导掌握实验能力,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其中,教学中应当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学习教材内容、构建起自身物理知识体系,在师生交流中来实验持续性学习和发展。实践学习中,小组合作方式来拉近师生、生生间距离,展现出物理学科价值,有效提升课堂合作意识和能力,积极落实新课改教学要求,促使物理教学得到更高水平发展,让高中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知识。
3.应用信息技术
以往教学中,学生纷纷反映物理教材内容枯燥无味,学习物理过程中感到非常困难。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和方式往往较为单一,很难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加之高中生物理自身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到教材中知识深度学习过程。借助于信息技术开展物理教学,教师把教材中“无趣”知识转化为“有趣”内容,更好地推动了学习向前发展,有效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呼唤起内心学习动力,为后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成为教师讲课的重要工具,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能够把一些微观性、肉眼难以看到现象转化为直观、形象教材知识。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用电子天平来准确测量微小力,应用电子天平来测量电荷间作用力,完成探究库仑定律或验证库仑定律的实验。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从数据处理过程中开展信息化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来采取信息化数据处理手段,注重数据处理能力培养,让每个人在实验中都能有所收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数字化实验同时,要让学生经历传统实验器材使用的学习和实践,以培养物理实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展开信息化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氛围内学习和掌握教材内容,发展自身实验能力。
4.重视实验教学
以往授课中,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把重点放在理论讲解上,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更多理论知识。一味灌输和讲解理论知识,口头讲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来接触实验和实验过程,导致很多人在学习中感到教材内容晦涩难懂、记忆困难。结合新课改理念,物理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验授课过程,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实验学习中,更好地提高自身实验能力,掌握实验背后的本质规律,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物理问题解决之中。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规律是实验所得的结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以实验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得到物理理论,更好学习教材内容。物理实验授课中,要从学生角度来思考问题,有效转变教学理念,发展形成物理思维观念。如,在讲解“动量守恒”知识点时,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展示某个简单实验,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来动手探究、观察总结得到物理规律,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此外,教师进行教学时要关注课堂学习状态,引入灵活性、发散性强的问题,培养学生物理创新思维,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互动中发展学科思维能力,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如,讲解光学知识时,教师先提出生活中都有哪些光,引导学生回答出内容,以良好氛围来带动他们进行思考,鼓励积极探索学习知识。
总之,新课改理念深入开展,物理教师要积极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物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之中,培养物理学科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毅飞.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0).
[2]高岳东.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8(09).
[3]姚志明.把握新课改要求,搞好高中物理定性实验教学[J].华夏教师,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