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杜莉
[导读] 高质量的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儿童获得必要的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杜莉
        四川省松潘县城关幼儿园
        【摘要】  高质量的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儿童获得必要的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培养移情情感,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教师应选择书画等内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早期阅读技能,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清晰表达能力。在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幼儿园,因势利导,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教会他们阅读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体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从营造愉快的阅读氛围、加强阅读指导、合理选材等方面阐述了早期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幼儿;早期阅读;策略
        一、 营造促进阅读的环境,营造快乐阅读的氛围
        幼儿园要立足孩子的位置,了解孩子的需求,在就近开发区的基础上优化阅读角的设计,有足够的吸引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呼唤他们参与阅读的冲动。教师应合理划分空间,大小应适当,并能根据阅读区内的儿童人数灵活设计。在区域设计上,阅览区相对安静,可以设置在益智区和艺术区附近。如果把它与相对热闹的表演区和建筑区放在一起,会对孩子的冥想阅读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览区光线充足,图书分类摆放,张贴明显标志,便于取放。阅览区的书架高度要合适,充满人文气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带来的舒适。除了硬件环境外,教师还应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既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又能营造快乐阅读的氛围。当孩子遇到诵读困难时,教师应通过语言、眼神、手势等鼓励孩子,懂得点头、鼓励语言、积极的眼神会增强孩子的阅读信心。阅读是一个分享的过程。有些老师禁止孩子说话,这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表达。教师应让他们与同龄人分享故事、交流经验,增进友谊,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老师还可以在墙上涂上淡蓝色等淡雅的色彩,播放一些轻松柔和的音乐,让孩子的精神压力得到缓解,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充分吸收知识的滋养。教师应充分利用走廊空间,可以将走廊空间设置为阅读墙,以有趣的背景和形象图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有意识地留白给孩子自己创作。
        二、强化阅读指导,融入媒体资源
        在传统早期阅读教学中,讲述、提问和讨论使用的频率较高,提问可以聚拢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专注于故事内容,教师通过针对性的提问,引幼儿去观察、思考,让他们能弄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能完整地叙述故事,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愉悦。教师在提问时,要依据幼儿的兴趣提问,让他们期待回答老师的问题。如在《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幼儿去模仿这些动物的表情、动作以及叫声,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喜好。接着,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可爱的动物?为什么说它们可爱?引导他们从样子、声音、喜好等方面交流。然后出示动物的局部图片,让幼儿猜猜这是谁?说说自己是如何知道的?也可以呈现不常见的动作图片,拓展幼儿的知识视野,并提出问题:这些动物你认识吗?你觉得它们像什么?最后再呈现各种各样的动物,让幼儿说说最喜欢哪种动物?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说说动物的本领以及对人类的帮助。教师要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聚拢幼儿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增进他们对内容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提问等方式,要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新颖的方法增进幼儿的体验。教师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某一人物,在参与中获得故事情节的体验,这样能调动他们乐读乐说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与创编的能力。

如在《一起睡着了》教学中,教者出示动物图片,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角色,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解故事并提出问题: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教师在讲述时引导幼儿学做动作,在讲到“小老鼠咬咬大象的细尾巴”时,让幼儿去学一学“咬”的动作,并边做边描述,接着完成“蹲”和“趴”的动作,最后教师出示头饰,让幼儿戴上头饰边讲故事边表演,进行分角色的对话。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将欣赏与体验结合起来,引领幼儿动眼观察、动手模仿、动嘴表达,能增进他们的体验,让他们感知故事的内容。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角色对话,分清角色的形象,在对话中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教师要用好多媒体资源辅助早期阅读教学,以视频、图像、声音等素材吸引幼儿的注意,提升他们参与阅读的兴趣。
        三、合理选择材料,开展亲子阅读
        阅读材料的不合理、阅读内容枯燥乏味、幼儿读不懂故事内容,就难以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为小班幼儿选择图文并茂且图画占据比例大、有趣味性的图书,为中班幼儿选择故事情节生动、篇幅不宜太长的材料,为大班幼儿选择文字丰富、内容生动的材料,材料的难度贴近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只要“跳一跳”就能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如让小班幼儿阅读《河马大轮船》,其故事内容浅显,将河马的大嘴巴形象地比喻成大轮船,这与小班幼儿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相吻合。在故事中重复出现一些词句,简单灵活,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也能让他们去模仿,他们在阅读中能获得愉悦的感受。又如中班幼儿有集体生活的意识,但他们往往缺少合作的方法,教师为他们推荐《换一换》的故事,其情节简单却又充满童趣,让他们在阅读与游戏活动中学会倾听、关注,能形成关注朋友的意识,能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熏陶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但很多家长往往不重视早期阅读教育,教师通过家访、微信平台对早期阅读进行宣传,提高他们的认识。幼儿园要在家长开放日举办主题阅读活动,开展亲子阅读、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家长的认识。
        四、家园共育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只有幼儿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促进幼儿成长。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应经常与幼儿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每天的学习情况,近期需要家长协助教师培养幼儿哪些行为习惯,并给出对应的应对措施,逐渐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4]。如近期培养幼儿独立吃饭能力,做到“食不言,寝不语”,教师需要将这些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喂饭,并要求孩子在家吃饭的过程中不能讲话,准备睡觉的时候也不能说话,若孩子不按照要求做,家长可以将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告诉老师,由于幼儿对教师有天生的畏惧感,所以多数都能按照家长的要求做到。同时,家长也要做好带头作用,给孩子做好榜样,成为孩子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对于表现好的幼儿,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奖励,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同样,在幼儿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也应适当批评教育,但应以引导为主,让他们认识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
        总之,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认识,为幼儿提供温馨的阅读环境,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营造悅读的氛围,强化阅读方法指导,为他们合理选择阅读材料,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张文芳.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6(02).
        [3]贺红,蒋蕙.多元化早期阅读材料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02).
        [4]戴薇.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激发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