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杨勇
[导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杨勇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东城世纪小学 125001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高年级即将进入初中阶段。因此,现阶段的阅读教学应更加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整体发展。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有效地运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进入学习的新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讨“读写结合”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为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相结合;高年级
        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教师应采取综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读写结合”模式加强了读写之间的联系,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有助于促进个人发展,为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汉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级汉语教学阶段,写作和阅读非常重要。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读写结合教学。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导致了具体的汉语教学过程写作和教学模式的应用还不够理想。常规的阅读教学方法相对普通,并且学生没有阅读非常高质量的阅读材料,这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尽人意。语文教学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小学阶段,汉语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品格。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环节可以增强不同的能力。其中,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写作有助于知识的转化,是促进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阅读是知识的输入。学生可以积累词汇量,写作材料,学习写作方法并通过阅读来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写作是知识的产物。通过写作,学生熟悉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从而增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且,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认知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也会得到改善。这时,他们的写作深度也会改变,从而提高了写作质量。可以看出,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的,并且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结合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促进个人整体发展。另外,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往往是分开的,从而限制了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阅读教学方法还没有得到积极的优化和创新,这使得难以利用阅读教学的优势。读写结合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与时俱进的教育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2.“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以文字解释为契机,实现读写结合
        文字解释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为了构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只读,不写”文本解释模式,巧妙地利用文本资源,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在读的时候”。读写互助促进了汉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当世界还年轻的时候”,尽管本文内容简单,充满孩子气,但充满了哲学和推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通过课文中列出的太阳,月亮和水的例子来理解自然的规律和秩序。这时,教师可以将写作培训纳入文本解释过程,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示例,并按照文本的内容和格式继续写作。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观察和理解自然规律和秩序,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上述案例中,老师巧妙地将写作练习融入了文本解释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本内容,还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从而使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得以构建与实现 。


        (2)以写作实践为契机,实现读写结合
        写作实践是写作教学的基本形式。但是,众所周知,写作是“输出”和“释放”的过程,而阅读是“输入”和“吸收”的过程。如果没有高质量,高密度的“输入”,那又怎能谈及高效,高质量的“输出”呢?因此,教师应以写作实践为契机,融入阅读教学中,使学生从“只写不读”转变为“边读边写”,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协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在题为“美丽校园”的写作练习中,考虑到小学生接触风景的文章少,风景描述缺乏经验和灵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黄金拍打水泥路”让学生在大声朗读时描述风景,体会作者的写作逻辑和语言特征,并弄清楚作者是如何使用语言来表现风景之美和个人情感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黄山奇石》,《珍珠泉》等其它中文教科书中有关风景的文章,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掌握写作风景的技巧,并为自己积累风景的素材奠定基础,写作是没有阅读的“无根之源”。每次写作练习,都应要求小学生的写作不再“虚构”,而是散发出来的情感,不仅提高了写作教学的质量,而且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结合。
        (3)以课堂活动为契机,实现读写结合
        《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要求汉语教师积极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建构汉语知识,锻炼语言技能,并在生活环境和语言实践中培养人文素养。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提供平台,使学生在组合学习中达到综合的语言水平。例如,文本“自然之声”通过描述风,雨和动物的声音,向读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图画和动人的音乐。在学习本课程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验自然之美,同时让学生灵活使用课文并展现自然之美,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我写你猜”课堂活动:每个学生都写下一个小纸条,默默地选择心中的自然事物,并用文字生动地描述其声音,但不要直接写下它的含义。然后,老师随机选择了一些学生的小笔记供公众阅读,并要求全班同学猜测这位学生的描述。通过该游戏,不仅引起了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而且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以上案例说明,通过课堂活动的巧妙设计,教师可以搭建一个坚实的阅读与写作结合平台,从而拓宽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建设路径和实施范围。
        (4)以生活实践为契机,实现读写结合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开展基于生活的教学,将课堂教学与课余实践相结合,并鼓励学生学习汉语,运用汉语,从生活中领悟汉语。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利用生活实践为契机,促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使学生在生活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例如,为了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教师可以组织主题为“祖国发展70年”的演讲活动。为了参加这项活动,学生们必须查阅大量与祖国发展有关的文字资料,并准备演讲。这样,教师自然实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实现了将阅读与写作结合为学生生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生活实践是构建和实施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型的最广泛的平台,也是最巧妙的机会。教师应抓住机会,让学生参加生活实践活动,促进阅读和写作的结合。
        综上所述,尽管阅读和写作的含义截然不同,但两者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提高个人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个人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更好地将读写结合起来,建立高效的阅读课堂,从而显着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中文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苇.在阅读中融入写作,在写作中植入阅读——略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7).
[2]郑蕾.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7(3).
[3]李柰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扬州市两所小学高年级为例[D].扬州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