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周文祥
[导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其基本任务是丰富高中生的语文知识、发展高中生的智力、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

        周文祥
        毕节市民族中学, 贵州省毕节市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其基本任务是丰富高中生的语文知识、发展高中生的智力、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现代文阅读教学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也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之一。教学中应注重现代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现代文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现代文所表达的内涵,而不应局限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为消除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障碍,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思考教学要点。教师应教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技巧,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提高对现代文的鉴赏能力,并在以后的阅读中切实运用,不断提高现代文的阅读水平。本文为高中语文教师提高现代文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是传统教学理念的主体,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下,教师要转变身份,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坚持多样化教学原则,按照国家规定的新课标,将流行的观念现实地融入到传统固定的思维模式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考前复习中,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教师在讲课时,要注重将课文阅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更多地让学生发言,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教师在课前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多下功夫,以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为己任,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多了解学生的现代文学习情况,考虑到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的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到心理的成长,只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和鉴赏是必修课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中,教材通常提供高质量的课文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而在课程内容繁多的中学,课文阅读所能留下的时间却很少。仅靠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接触到的阅读知识和经验是不够的,还不能完全达到高中语文阅读活动的要求。教师应扩大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写作交流、阅读友会等活动,使阅读经验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设定阅读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对文章的分析能力和智慧,引导学生把个人体验和阅读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实现阅读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和语文基础素养。
        二、创设一定的阅读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更生动
        自由有序、平等的阅读教学环境,能有效的让学生拓展阅读思维,所以说阅读环境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假如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那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此,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各种策略,努力去创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们对所学的文字更有兴趣,使学生迅速融入文章。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是教师通过描写或其他一系列富有意象的方式,表现某种情景、状态或情形,进而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激发并热爱阅读。学生进行学习会与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关联,让学生通过自己固有的认知经验,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吸收所学的新内容,能够深化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如果说内在的经验和知识不能同化新的内容,那么内在的知识结构应该重新组织和改造。由于无法创设丰富而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很难建构出新的内容,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们想去探究。


        例如,教师在讲授《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秋色,并配以悠扬的音乐,从而创造出有趣的阅读教学情境。之后教师再根据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将相关分析内容编成提纲,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吸收新的内容,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协助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现代汉语阅读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现代文阅读中,一般有浏览、提问、精读等方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提高文本感知能力。教师不必急着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进而对学生展开高效的阅读教学。
        比如,教师在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祝福》时,可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简要介绍作者和《祝福》的大致内容,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认识,再由学生自己去读,快速找出文章所描述的对象,并对文章的叙述顺序开展深度思考。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学生们被分成了几组,每组负责读几段文章,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总结解说词的特点,并正确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开展文章的阅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现代文章多为名篇佳作。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独自思考语文课文中的问题,协助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阅读水平得到提高。比如,教师在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套子里的人”的含义,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后,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装在套子里的人》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个直观的感觉,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有个深刻的深度思考、体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人物的情感、心理,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立足语文教材,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时,应以高中语文教材为基础,注重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简单地说,就是高中语文的现代文阅读不应该是零散的,无论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对教学思想的形成,都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过程。片断式的阅读方法容易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而系统科学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日常阅读与积累,有益于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效率的提升,有益于学生们更进一步去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要把日常阅读训练与应试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生应试能力和阅读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好的阅读习惯,有益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获益匪浅。而且对语文阅读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学生在未来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一阅读习惯的养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应让学生们去阅读一些有深刻内涵的文章,不仅局限于语文教材,还应是课本以外的一些读物,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做阅读心得的习惯,比如读一本名著后,学生能写出怎样的思考和见解,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
        总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长时间的过程,它要教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要教师牢固树立全新的教学思想,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系统性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且让学生总结已学知识,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具体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阅读技巧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效率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师生的通力合作,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现代阅读水平和鉴赏力。同时,学生也要及时归纳教师现代文阅读方法,及时将其转换为自己的知识,进而在自己的课外阅读中学习运用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孙艳,沈云振.浅谈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J].中华少年.2017(22):104-105.
[2]任雪.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南北桥.2017(10):27-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