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汪娟 胡舜祯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占有四分之一的比例,

        汪娟  胡舜祯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汪集中心中学   43141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占有四分之一的比例,虽然初中语文对学生掌握文言文能力的要求较低,但让学生读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学习的质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文言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并没有什么价值,认为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思想水平比较松弛,然后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预习;阅读;翻译;训练
        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就像是“天书”,难以理解,使许多学生对学习文言文都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但是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的试卷上检查的不仅是学生对教材内文言文的掌握,还会检验文言文的掌握程度,考教材外的文言文,所以,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教材上的文言文知识,就不会对教材外文言文的举一反三。
        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文言文学习无须努力去死记硬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从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了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采用课前预习环节。现如今,课前预习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课前预习通常是学生第一次独立接收新知识、独立思考,为接下来的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课前预习的存在主要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教师可以利用预习小卷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避免出现盲目预习的现象。
        例如,以学习《小石潭记》这一篇文言文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将根据课文内容制定相关的预习小卷,还会将上一篇文言文《桃花源记》的知识点也编写在预习小卷上,达到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的效果。如:一、温故: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翻译)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翻译)3、描写桃花源田园风光的句子是(填空)。二、知新:1、潭中怎样描写小石潭的石岸?(用原文回答)2、潭中怎样描写小石潭的石岸?(用原文回答)3、怡然不动,俶远逝,往来翕忽。(翻译)等等。通过预习小卷的方式帮之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对新的文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还能帮助学生巩固学习过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二、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作品有其自身的特点,通常采用押韵的方式,因此文言文具有极其丰富的韵律,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音节都有变化的声调和韵律。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教学,通过不断的阅读,引导学生体验文言文作品的魅力。文言文与现在常见的汉语读法不一样,这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困难,学生要想学好文言文,就必须把“读”字放在首位,所以为了让学生可以做到正确阅读,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文言文,然后帮助学生解答;如果教师不在学生身边,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等,完成文言文的阅读。
        例如,以学习《马说》这一篇文言文为例,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让学生进行阅读,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将这样为学生进行讲解:“提到马,大家都知道它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动物,直到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仍有许多与马有关的成语、俗语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言文就是关于马这种动物的。

”通过一个导入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将进行范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们把不认识的字标记上拼音。给学生们10分钟的时间自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到学生们之间指导学生哪些字是容易被搞混的,为学生答疑解惑,随后让学生们进行齐读,因为这篇文言文的特殊性,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学会翻译,教会学生正确方法
        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翻译,在传统课堂上的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教师采用的都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学生在学习时也是采用的这种方法,所以导致了文言文教学十分枯燥、乏味,缺失了文言文特有的语感、意境。其实文言文翻译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弄懂原文意思,规范语句顺序,为了学生可以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自主进行翻译。
        例如,以学习《出师表》这一篇文言文为例,这篇文言文所处的历史背景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因为这篇文言文的内容大篇幅的写出了诸葛亮以恳切婉转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诸葛亮还表达了自己忠贞不二的思想感情。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将这样为学生布置任务:“这篇文言文是大家所熟悉的历史人物诸葛亮所写的,还是写给自己后主刘禅的,他究竟在文章中说了什么呢?现在大家拿出一个笔记本,根据自己对《出师表》的理解,尝试翻译一下第一部分,可以借助文章注解也可以借助工具书。”随后给学生20分钟的翻译时间,教师将到学生们之间查看学生的翻译,时间结束后,请翻译较好的学生站起来,让学生念自己的翻译,教师进行补充或是修改,随后让全班学生根据这名学生的内容以及教师的改正,修改各自的翻译。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翻译。
        四、加强训练,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并流传至今,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牢记,也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为了帮助学生做到正确的区分,教师可以利用练习小卷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将这些零散的内容化零为整,将较为零碎的知识点系统化的整合在一起,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
        例如,以学习《岳阳楼记》这一篇文言文为例,这篇文言文讲的内容是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本文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不同的天气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的情怀。教师会针对本课的内容出一张小试卷,这不仅是为了检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成果,还能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温故而知新,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先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试卷,写完之后进行本课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对照学生自己写的试卷进行订正,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本课的重点内容,在订正的同时学生还会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现如今,很多教师教文言文的时候,会有大量的学生厌倦学习,教师害怕教学的倾向,所以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教学目的,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事实上,中国古典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词汇,更要理解中国古典中包含的文化知识,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传达,这个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鉴赏的最佳时期。总之,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调整教学环节,要让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产生“联动感应”,这样才可以让文言文教学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黄兰锐. 初中生文言文翻译能力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胡剑.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如何开展的思考[J].学周刊,2018(25):74-75.
        [3]杜江.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