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燕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第二小学
摘要: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是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综合培养的,是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可以收放自如的基础。在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添小学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教学实践
1.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与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在落实起来有些困难,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相比较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来说有些滞后,所以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能力,同时,对教学实践制定一些高效的教学方案。近年来,在新课程的标准化不断开展,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愈加,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来适应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语文学习要求也成为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突出关注点。在以创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研究主题上,明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创新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开展,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说一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2.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策略
2.1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需要在不同的方面将创新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学习相结合。在这个多媒体信息技术盛行的时代,教师应该积极引用多媒体设备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课前为学生准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料的播放,来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相对于教师按照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讲解,视频、音频可以给学生呈现出更多活灵活现的课本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对课本内容可以更好的理解,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2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在小学语文课堂授课期间,教师应当明晰这一时期的学生是非常期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认可的,这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当参照学生的这一特性,在平时课堂授课中挖掘出与学生相处互动的最佳方式,进而落实师生互动的课堂授课活动,以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期间,还应该想办法增进与学生之间的默契度,这样才能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授课质量,让学生能够自主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学懂更多的语文内容。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授课教师向学生教授“千人糕”这一课时,教师就应当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授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朗读课文内容之前,授课教师便应该向学生设定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千人糕吗?” “不知道”,这样学生就能够带着好奇心,想要迫切知道千人糕到底是什么,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内容。在朗读课文内容以后,教师便可向学生再次提问“同学们,在你们朗读课文内容以后,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的插图在黑板上简单的绘画出来,然后领着学生一起回顾文章内容,从而掌握“千人糕”的定义,用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2.3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实践教学中,以往教师的教学方式太局限于单一枯燥的课本授课,在如今现代信息技术盛行的时代,教师应该巧妙的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结合课本知识来优化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引入情景模式教学可以使严肃沉闷的课堂氛围得到转变,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为学生创造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和内心想法,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并根据多媒体技术中的多元化特点,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达到高质量的教学理念。
2.4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初级教学阶段,教师应该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情境,同时在结合多媒体短视频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此来培养学生在学习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口耳目”这一节课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手、足、口、耳、目”的图片,让学生跟着老师所展示的图片一边读出来,一边指出来。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进而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可以对于更多的生字生词进行学习。
2.5立足于课本内容,巩固学生学习基础
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内容的基本来源就是日常学习得到的语文课文,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当注重课本内容的教学作用,不能因为其课文内容简单就有所忽略。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学生是首次接触课本上的内容,而基本内容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而言又是特别关键的,所以教师应该借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平时所学的内容,保证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内容。
2.6教师引导示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要想把语文学习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时期的教学,在平时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倡导,并通过自身的积极引导示范,让学生将好的学习习惯落到实处。此外教师在监督学生的学习时,还应该有效识别学生那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并帮助学生进行调整与纠正,从而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教授“母鸡”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课文的任务,并提醒学生将预习形成习惯。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一直以学习的态度来对待教育事业,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活灵活现的运用到课堂中来,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红.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探索[J].散文百家(下),2018,(7):144.
[2]范翠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9(03):65.
[3]程启元.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8,(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