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华
博罗县杨村中心小学 516157
摘要:课堂教学是基本的教学单位和组织体系,课堂教学的效率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能力素养的发展提升,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基于问题展开教学、结合现代媒体教学、优化课堂评价体系五个维度出发,全面地分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方法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策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过去小学语文教师多将教学的核心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最终只能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和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低质低效。针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彻底地转变观念和思想,从现实学情出发去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以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一、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能够直接革新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体系,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往来,营造更为活跃的课堂氛围、实现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具体学习、发展情况展开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学习小组的科学、合理划分,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则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与状态,打造开放且多元的课堂教学结构,最终取得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丁香结》时,本节课程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正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通过任务来引导学生们参与讨论,任务下发后,笔者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在这段时间里自由讨论。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小组之间巡回,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当发现学生们遇到问题时,笔者会从侧面给予指导,完善学生们的讨论过程。这样,笔者通过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交流。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突出和发挥是提升课堂效率的根本前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彻底地转变以往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的落后思想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主动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平等的互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自由且宽松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的打开内心世界,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并能够展开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的学习、探究,真正参与并深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实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展现与发挥。
例如,在教授《丁香结》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们被动接收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所以,笔者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如,笔者在课堂中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参与课堂学习,在这段时间里,笔者还会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知识。另外,笔者在课堂中还会主动与学生们沟通,通过对话交流的方法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们内心的消极情绪。这样,笔者通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营造了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基于问题展开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凝练与概括,问题的巧妙设置和适时提出能够发挥出能动性的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展开更为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教学中问题的意义和作用,尝试对语文教材课本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读,以把握并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知识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来设计出充满启发意义和探究意义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来进行提问,以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直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相关知识的分析探究,逐步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与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授《竹节人》时,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们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随后,笔者从课文中提炼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们的学习思维,提出问题后,笔者给予学生们的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边阅读课文边思考问题,不仅强化了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笔者通过基于问题展开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结合现代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现代媒体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可以促进知识呈现方式的革新,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知和深刻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意识,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善于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语文课程教学,对语文知识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和展示出来,创设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间的联系,以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草原》时,上课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有关草原的图片,通过图片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纷纷被图片中的景色所吸引。趁着此时学生们高涨的学习热情,笔者再让学生们打开课文,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在学生们阅读过程中,笔者同样会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们在直观的情境中学习本节课程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这样,笔者通过结合现代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
五、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判定与反馈,是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依据。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课堂评价的关注与重视,构建科学且多元的课堂评价体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化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促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时,很多时候,教师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实际上,课堂评价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此,笔者优化了课堂评价体系。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对学生们进行评价,让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再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优势。这样,笔者通过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最为基本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撑。所以说,作为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真正具备科学的观念和创新的思想,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趋势,结合语文学科特性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探索,以实现创新策略的实践运用,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能动意识和内在潜能,以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崔西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J].汉字文化,2017(19):41-42.
[2]孟世霞.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汉字文化,2017(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