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秋园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 宁明县明江镇中心小学 532503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精心设计教案,打造高效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学习氛围”“趣味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目光”“实施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这五个方面入手,针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字:设计教案;活跃课堂;小组合作;趣味课堂;因材施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逐渐增加。这就表明,任课教师要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授课,来更好地实施和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进而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任课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之下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充分感知语文学习的魅力和乐趣,无形之中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精心设计教案,打造高效课堂
精心设计教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为此,任课教师要有意识设计教案,合理布置教学时间,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感性的内容进行衔接和融合,进而获取学生的认可和关注,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如学习《我是一只小虫子》为例,任课教师创设教学方案,开展趣味话题,让学生积极参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效提高学生的自由表达能力。“今天我们用‘我是什么来’造句,学生们可以随意想想,举手发言。”学生踊跃举手:“我是一棵大树,这样我就可以站得更高,看得也更远。”“我是一只小鸟,我可以遨游在天空中。”(老师给予表扬)“知道老师想当什么吗?老师想当一只小虫子,小虫子毛茸茸的,很可爱。你们还知道小虫子有什么特点吗?”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一点点带入到课本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知识、学习知识,体会到课本内容,学习到知识。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正因为如此,任课教师就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堂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习知识,吸收知识,来大大强化教学效果。这样,学生会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大大增加教学效果。
如学习《中国美食》为例,任课教师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同学们,平常你们在家吃饭,吃到过最好吃的美食是什么?”“我喜欢吃妈妈做的红烧肉,特别香,特别下饭。”“我喜欢爸爸给我烤的串,滋滋冒油。”学生积极发言,老师给予表扬并讲解,红绕肉的制作过程是烧出来的,烤串的制作过程是烤出来的。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美食的制作方法。“那你们知道老师最爱吃的美食是什么吗?老师老家是北京的,北京的烤鸭特别出名。”中国的美食有很多种,老师只讲了一种,剩下的美食让我们随着课本一块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师生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带入课本内容。
三、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使得学生在小组之中你追我赶,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如学习《曹冲称象》为例,任课教师提前准备图片,以方便课堂使用。
“学生们请看老师手里拿这是什么动物的照片?”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是:“大象。”“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来大象的体重呢?”随即,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划分小组,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讨论结果最终由每组的小组组长发表。果不其然,学生们都在积极讨论。“可以把大象放到称上量一量体重。”老师给予鼓励并说道:“大象太大了,放不到称上面。”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爱动脑的能力。老师知道一个叫曹冲的孩子,让我们看看他是用什么办法给大象称重的好不好?任课教师把曹冲用什么办法称象的过程,以故事地形式叙述出来,让学生不知不觉中预习课本知识,从而开设高效课堂,营造学习气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趣味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目光
趣味课堂与以往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优势。趣味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主动迎合学生的教育需求,还能让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喜欢的教学方式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在玩乐的状态之下学习,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另一方面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时刻充满激情和动力去学习,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
如学习《我多想去看看》为例,任课教师以“我多想去看看”为话题,展开课堂趣味话题,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生们,今天说一说你们想去的地方,举手发言。”学生说道“我想去陕西看看,因为我喜欢吃辣,听过陕西的美食都是辣椒作为佐料。”“我想去有大海的城市看看,因为我喜欢海。”任课教师反问:“知道第二十九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那里举办的吗?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里?”学生们回答道:“是北京。”对,老师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北京,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名胜古迹。天安门每天都会随着太阳升国旗,那是北京首都的象征。通过任课教师对北京的讲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五、实施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
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所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为此,任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并且采取和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授课,引导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发展,进而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除外,因材施教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和挑战,让学生朝着新的目标不断前进和努力。
如学习《玲玲的画》为例,首先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a、b、c,三个小组,并且进行针对性教学,来提升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其次,针对a小组,任课教师可以进行基础教学,像脏”是个多音字,除第一声,还读第4声,比如“心脏”,会读“懒”、“糟”……针对b、c小组,任课教师可以进行深入教学,使得学生加深对于文章的了解,进而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像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就是课文最后一句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中的坏事。“啪”是象声词,这样的词还有很多,比如:咕咚、啪嗒、嘀嗒等。这里的“弄脏”,可以让孩子图文对照,明白画到底哪里脏了,为下文玲玲在脏的地方画上小花狗做铺垫。这样,不同层次的教学更容易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想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就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并且采取较为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授课,来赢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进而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实施和开展语文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引导者,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更好地为学生所服务,来赢得学生的关注和认可,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好感。
参考文献:
[1]顾萍.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开展有效对话[J].基础教育研究,2014(17):38-39.
[2]黄静.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J].中华辞赋,2019,000(002):P.49-50.
[3]李亚琼.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4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