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胡艳玲
[导读] 古诗词一直都是语文教材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胡艳玲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蒋家桥镇第一中学 421600
        摘要:古诗词一直都是语文教材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古诗词毕竟不同于白话文,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师应该切实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在此,本文从“充分重视多媒体的有效作用”“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注意诵读的多样性、灵活性”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古诗词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促使学生提高古诗词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
        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一直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新课改以后,古诗词的学习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古诗词学习不但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务之急。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寻找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效率的有效方式。下面,本文也对于古诗词的有效开展方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充分重视多媒体的有效作用
        很多学生之所以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就是因为没有感受到古诗词的美与魅力之处,难以充分对于古诗词产生积极的情感。这和教师的教学缺乏一定的创新有关,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总是喜欢为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古诗词。这当然会逐渐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像是词句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等,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而将学生带入文中营造的感情世界里,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有效作用。
        例如,在教学《观沧海》这首古诗的时候,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曹操的经历,所以难以在体会过程中和作者产生一定的共鸣。为此,在讲授作者曹操的生平背景和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关于曹操的影视剧片段。这样不但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对于这一人物的认识,从而利于学生和作者产生一定的共鸣。此外,在教授其中的具体词句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定的图片甚至音乐,如为学生展示海浪冲击“碣石”的动图,让学生听一听秋风瑟瑟的声音等等。这样在视听结合的情境的带动下,学生对于这首诗所营造的氛围有更加深刻的感悟,也能够和作者产生一定的共鸣。这就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古诗词所表现的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有利于改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态度。


        二、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
        教师想要让学生学好古诗词,就应该充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多时候,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师有一种依赖感,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经常依赖教师对于其中字词句的讲解,却忽略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难以在古诗词中取得长足的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结合,使学生接收到尽可能多的古诗词信息,尽可能多的受到古诗词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资料搜集、古诗词讲解、古诗词讨论等。在这些方面,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还是以《观沧海》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在学生在课下利用多种渠道去搜集诗人的相关背景,借助工具书等去初步理解字词句。在这样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分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针对自己课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可以产生思维方面的碰撞。并且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再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去进行讨论探究,充分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古诗词学习中的主体。而之后,针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情况,教师可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有效理解这首诗。
        三、注意诵读的多样性、灵活性
        即便是再艰涩难懂的古诗词,如果用心多读几次,也会初步了解其中的意义。换句话说,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古诗词诵读活动。有效的古诗词诵读并不等于死记硬背。诵读不局限于形式,采取领读、仿读、范读、齐读等方式都可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感受到诵读的多样性、灵活性,从而能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积极。
        例如,教师先要对古诗词做出正确的诵读示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诵读感受课文展现的情境和情感。之后,教师可以再安排学生自己进行诵读练习,注意字词的发音,熟悉古诗词诵读时所用的音调、语速、重音等技巧。如果学生可以借助音调的升降、语速的调整、重音的变化,甚至表情和肢体语言等直观形式,传达古诗词所隐含的深刻思想意义和情感,教师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诵读的精妙之处就是借声传情,情融于声。所以可以说,教师应该借助多样化的诵读指导,促使学生加深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总而言之,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出发,切实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保证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红伟.构建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课堂的策略[J].作文,2020(44):47-48.
        [2]师俊丽.浅议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策略[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12):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