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绿
广西贺州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实施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要求,亟需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地革新,以亟需展现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阅读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五个层面出发,全面地分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重点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课程知识传授的倾向,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情感态度的优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化,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革新,以构建科学且稳定的课堂模式,最终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达到理想化的教学境界。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融洽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传统观念下教师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师生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对立。针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彻底地摆脱过去“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等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平等的沟通和互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构建起融洽且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自由、民主且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和消极心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和意愿。
例如,在教授《再别康桥》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们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所以,笔者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目标展开教学。如,在课程开始后,笔者会主动与学生们沟通,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再对话过程中,笔者会用亲切的话语交流,让学生们感到轻松融洽。另外,笔者还在课堂中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给予学生们消化知识、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空间,以此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这样,笔者通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了学生的内心抵触情绪。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和结果,能够有效革新知识呈现的方式、扩大整个教学的容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优化。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意识,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语文课程教学,将语文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展示出来,创设出直观、形象且生动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的感官冲击,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以直接加快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消化与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笔者先利用课前时间设计好教学任务,并制定本节课程的教学课件,在课件中,笔者会插入一些图片,通过图片来直观展示课文描写的景色。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朗读,让学生们熟悉课文内容,随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打开课件,通过课件来展示作者笔下的情景。当笔者引入信息技术后,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这时,笔者再通过一些录音和图片的融合,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了解课文内容。这样,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应用意识
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语文知识更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将生活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同程度,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地拓展教学的思路和范围,主动地观察、挖掘和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体验、社会经历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以此来还原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教授《故都的秋》时,课程开始后,笔者先让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回顾秋天的景色,在面对生活现象时,学生们表现的学习热情更加浓厚,纷纷围绕生活经验来交流秋天的景色。在有了这个环节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提升,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打开课文,让学生们了解作者笔下对秋天景色的描写,通过阅读过程,初步培养了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这样,笔者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关注阅读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并了解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提高对阅读教学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以助力学生科学且高效的语文学习。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自主性的课内阅读;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积极地拓展课外阅读,推荐各种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优秀读物,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教授《兰亭集序》时,本篇课文为文言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文言文的理解可以实现自主分析。课程开始后,笔者先给予学生们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们根据课文注释来翻译课文内容,阅读结束后,笔者再带领学生们阅读,让学生们熟悉阅读的技巧。在阅读过程中,笔者会重点强调文言文的通假字,优化学生们的阅读过程。另外,笔者还会引入更多的课外阅读内容,无论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笔者都会提供学生们自主阅读的空间,锻炼学生们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水平。这样,笔者通过关注阅读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判定、反馈,公正客观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师要重点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指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
例如,在教授《劝学》时,很多时候,教师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实际上,课堂评价环节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笔者对课堂评价进行了优化。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课上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的学习状态,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们的知识理解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们提升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实施的形势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都应当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一基础环节,进行全面地革新,以满足全新的任务和要求。所以说,作为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真正具备科学的观念和创新的思想,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与实质,结合现实学情来全面推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阅读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创新策略的实施运用,以完善并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能动意识,从而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户晓萌.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8,20(03):184.
[2]李戎.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13):243-244.
[3]周金勇.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下),2016(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