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娜
云南省建水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效率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高效课堂的构建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数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和个性品质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途径展开一番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现如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明显的高耗能、低效率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还未真正转化,仍旧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作为教学的最主要目标,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行为越来越消极,长期下去,导致了课堂效率下降、学生数学素养难以发展的问题。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实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我们要积极改变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案。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高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得不彻底。虽然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已经在转变教学观念,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数学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仍然有很多教师无法做到真正地转变思想。在教学中仍然坚持着教师主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新课标提倡的学生为主体的核心观念。
其次,教师没有充分地利用起现代化信息设备。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录音、录像、智慧课堂等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成为了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利辅助手段。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观点,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当成一种“无用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最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不深。兴趣是学生学习地最佳动力,但是根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教学保留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很多学生由于数学知识“强逻辑性”的特性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并且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数学基础不牢固、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如此,由于兴趣的缺失给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高中数学课堂应该是开放、实用的,如果将教学简单地限制在课本与讲台之间,会严重降低数学教学拥有的魅力,给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不利的影响。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可以将课本上固态的、抽象的知识动态、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过程中,我利用计算机制作了一个小课件,并向学生进行了展示:一艘小船首先从岸边出发,沿着偏南45度的角度开始航行了7.9公里,到达了一座小岛,停留了一会之后,又从这座小岛出发沿着东北50度的方向航行了3公里,那么现在这艘小船要想回到岸边需要按照什么角度、方向,航行多长距离才行呢?这样,通过多媒体演示的一个小例子,可以将课堂形式变得丰满起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师生关系的好坏经常会被教师所忽略,教师往往只会注重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展开,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
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与学生有着良好关系地教师讲出的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比那些没有构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课更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接受教师的讲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与学生接触很多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下我们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良好地沟通,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提出适当的建议,在课堂上要注重营造出和谐、平等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只有与学生构建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用自身的教学魅力来感染学生,提升教学质量。
四、创设游戏情景
由于应试教育长久地影响,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偏难的数学来说,这一切甚至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但是其实,我们的教学可以变得生动而富有情感,在情感的熏陶中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创设游戏情景的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思考,给予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思考,顺利地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缓解了压力,并且在无形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学习指明了崭新的方向,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升探究式教学的魅力。
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这部分知识时,我从家中带来了一些印有十二生肖图案的小卡片,设计了一个等值取卡游戏,卡片的正面是生肖图案代表了项数,背面有数值,游戏规则是先由我取两张卡片,接着让参与的学生再拿两张,要求学生实现自己手中卡片上的和是我手中卡片上的两倍。这样,学生要想完成这个游戏就必须进行细致的思考,但是这个过程是轻松的,学生可以进行无压力地思考,上台游戏的学生在游戏进程中,台下的学生也会不自觉地进行思考,并且我要求游戏失败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这样,更活跃了课堂上的氛围,在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进行探究,顺利完成了教学内容。
五、提升课堂导入的实效性
学生在课堂教学一开始的时间段内是注意力较为集中的,但是如果教师一直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硬地让学生接受知识,那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会逐渐降低,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因此,要想获得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把握好课堂导入这一关键的环节,利用较短的时间去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在课堂上,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地学习态度,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整堂课上都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一节内容时,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学生后面在函数的学习打好基础,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小游戏,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集合的概念。首先告诉学生接下来要做一个小游戏,同学们要快速地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要接受小惩罚。之后就向学生发布指令,有“坐在第三排的女生站起来向右看”“后三排穿红衣服的学生全体起立”等,在经过了一番“运动”之后,课堂上的氛围活跃了起来,之后我再向学生解释这个活动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尝试理解所学的数学概念;再比如,在学习“平行关系的判定”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讲了一个小笑话,首先问学生:“你们知道大猩猩最讨厌什么线吗?”在学生表示出好奇心之后,我再对学生说道:“大猩猩最讨厌平行线了,因为没有香蕉(相交)”,这样,就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出了平行线的性质,有助于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在新时期下,我们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原则,找到真正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实现素质教育。我们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基础,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在此基础上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玉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5(29).
[2]王淑贤.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