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士凤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六十中学 山东省 东营市 2657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开展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内容将结合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实践,分析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现状,探讨养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对策。
关键字: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教科书知识的任务,而且要着重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并具有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数学成绩。小学生正处于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小学生。只有在学习的早期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发展现状的分析
学习习惯是一种稳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积极塑造自己的学习习惯。它不仅是终身学习的体现,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作者指出,许多父母和老师经常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而过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一方面,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值过高,使学生的知识和学习任务过多。另一方面,学生难以培养持续不断的学习热情和深入学习的能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小学生低年级的大脑正在迅速发展。他们的神经活动非常激动。他们的行为生动活泼。要让他们保持专注并不容易。他们专注于图像思维,没有逻辑思维,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时,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权,因此老师和父母必须陪伴并指导他们的学习。因此,鉴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支持,以使学生建立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渐进过程中良好成长。在学习数学时,低年级的学生应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长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小学阶段养成数学学习习惯的措施
1.建立有趣的课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与其他科目相比,数学语言简单精炼,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将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努力创造有趣的课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便学生在上学前和放学后能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和良好的课堂组织帮助学生适应最初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其与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更加相关,并且更加有趣。
2.允许学生独立参加课堂并发展思维自主权
思维自主性也是学生需要发展的学习习惯之一。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权,可以在课前完成准备、上课思考、课后复习、功课检查以及许多其他参考资料。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创建许多问题和互动参考,以帮助孩子们获得课堂上的主动性,从而使孩子们逐渐有机会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来独立思考,以发展他们的思维自主性。课后,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自我思考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地解释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教授预学习方法并养成预学习习惯
预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初步研究,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并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以便在学习中给予指导。目前,通过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致力于在学习之前养成学生的习惯,从而使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通过解释相应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本课的知识,如重要知识和难点知识等充分结合起来,为学生制定计划并鼓励他们在复习中使用,避免知识空白,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和可靠。学生的学习越来越深入,这对塑造学习前的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发挥指导作用,养成语言习惯
通过在课堂上教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术语、数学概念等,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学和提问过程中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使他们可以学习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有关的公式和定义,以鼓励他们养成语言习惯,帮助他们养成习惯,并确保教学活动的持续稳定发展。
例如,在解释“对称图形轴”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首先使用多媒体并从现实生活入手,在大屏幕上观察几张对称图片,并指导这些语言:“该图形有一个共同点,你知道它是什么吗?”“你可以尝试用一个句子来概括它的特点吗?”,以根据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语言习惯,更好地教育他们并充分展示该学科的价值。
5.培养好学生听力习惯的策略
学生的听觉习惯是否良好,直接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认真耐心解释是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但是,小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关注。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并尽可能将授课与训练结合起来,以确保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了解与学生相关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彻底解释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一些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的教学活动,并培养学生的听觉习惯。在实践中,老师可以尝试做以下三件事:①在解释关键问题之前,老师应该提醒学生,以便引起他们的注意。②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并应立即提问他们不了解的地方。③教师应教学生通过听来学习记忆,以便他们可以将所听的基本知识及时记录在书本或笔记本上。例如,教师应结合教科书计算的理论知识,适当设计一些练习,并在解释过程中及时添加一些问题。有针对性的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更牢固地掌握教科书的知识要点,而且还鼓励他们提高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和掌握一些计算技能,以便学生最终学习它们。
6.培养学生良好的归纳习惯的策略
良好的归纳习惯是学生提高数学课程效果的重要保证。研究与实践表明,小学生通过总结和总结数学知识、规律和方法,不仅可以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而且可以升华知识学习的影响。小学生总结数学知识的经验仍然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为他们分配具体的复习内容,以便学生逐渐总结一些技能,以鼓励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归纳习惯。这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解释教科书的基础知识,吸收相似知识,以帮助学生提高应用相似知识的能力。如在小学生认识加法后可以让学生先举例说一说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方式,既加深了对加法的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简而言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严格的要求,正确的指导以及对学生进行长期教学实践的认真监督,并需要不断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文选.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对策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3.?
[2]孙艳玲.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王治峰.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亚太教育,2015(25):16.?
[4]王宝.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