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当中应用小组协作来展开教学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郭帮新
[导读] 语文是小学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郭帮新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西湖小学
        摘要:语文是小学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小组协作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丰富和发展,可以满足课堂上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组织和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为小组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还要确保小组之间的合理性。同时,应允许学生共同学习以更好地掌握汉语。此外,教师应组织特殊的小组研究活动,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字:中文小学;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在我国,随着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协作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进行深入的问题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充分引发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行更加广泛创新和进行更加独立的研究。对于儿童而言,小学是一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小学语文在小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一,可以用来交流思想。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也能借由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变化得以体现。小学语文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中国文化,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中生活得更好,因此找到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很重要。现在,小组学习模式是帮助孩子们学习汉语的好方法。
        1.语言学习小组的合理划分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通常根据学生的座位顺序进行简单的分组。尽管这种分组更为方便和简单,但这种分组方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他们的主观愿望,这肯定会增加学习小组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减少学生对小组合作的热情,并进一步降低小组学习的效果。小组学习法以研究小组为基础,分组规划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根据个人学习成果和学习目标对研究小组进行划分,因此通常可以选择以下分类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成绩等;根据课程和学习进度随机分类;根据学习兴趣自由组合,并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通常,一个研究小组由4人组成,即1名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加2名具有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加 1名具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小组的整体能力基本平衡,每个小组都可以展示一个课程。小组活动的影响也将受到小组领导者选择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小组领导者极为重要。通过分配小组成员的角色,教师可以直接选择每个小组组长。评估标准是:理想的成绩,强大的组织能力以及愿意帮助他人的意愿。同时,一群学生坐下来,以确保学习合作社的氛围和影响力,并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与课堂合作使用学习
        有目的的课堂教学:通过划分学习小组来完成合作学习。生字是语文课学习的基础。因此,学生为上课做准备的第一件事是复习文章中的生字。许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标记未知生字,然后等待老师回应。一些更好的方法是使用字典方法在文章中标记一个未知生字的拼音,然后阅读几次,只是认为任务不堪重负。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生字的含义以及此处所使用的含义,这种不使用大脑而使用嘴巴和手的准备方法对于语言学习毫无意义。因此,老师必须教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加拼音”,重复阅读并理解生字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等方法,在课堂上营造平静愉快的氛围,并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3.主题指南,加深对团队合作的理解
        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协作学习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培养学生对小组合作的理解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这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为每个小组成员分配小任务,以确保分工明确,以便每个小组成员形成集体意识并最终形成一种意识。小组合作。同时,教师向学生提供的合作学习主题应“新颖,生动,有趣”,这鼓励学生非常乐于合作学习,从而增强了一群学生的协作意识。
        4.开展小组研究活动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如果想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仅依靠老师在教室里教书还远远不够。只有将课堂教学与特定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吸收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内容,并灵活地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组织和开展基础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需求组织特定的小组合作活动,并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以提高他们的练习水平,以及参与过程的能力。例如,通过学习课程的内容,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以小组形式组织特定的童话表演活动。在此活动中,老师可以允许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童话故事,并且小组中的学生将在童话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扮演童话故事的选定内容。最后,老师会给分数打分,然后选择最佳的小组进行表演。
        5.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协作热情
        在小组学习小组模式的具体实践和应用中,教师应考虑教学需求,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协作热情。这要求教师对他们正在讲的文章有充分的理解,同时在对学生群体的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问题。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太深而难以理解,将大大降低学生积极参与协作学习的热情。例如,当一位老师讲解“乌鸦喝水”这一课时,他可能会问学生:“乌鸦还能怎么喝水?”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鼓励小组中的小组学习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可以它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想象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提供学习团体学习好处的机会。
        6.建立一种评估各种团队合作的机制
        如果教师想在中文开始时充分利用基于小组的合作学习,他们必须首先建立一种多样化的评估机制,以促进有效的小组学习实践和应用。第二,在协作小组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领导协作学习小组组长的作用,每周定期评估每个小组组长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并最终选出最杰出的小组和个人。在建立多元化的小组学习小组评估机制时,教师应着重于鼓励和充分评估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情况;应使用结合小组评估和个人评估的评估机制来评估每个小组的协作学习。对影响进行了科学评估和合理估计。最后,教师应分别打印个人和小组记分卡,并根据分数每周对每个小组和个人进行评分,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初级汉语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实践。
        特别是,根据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趋势,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地促进小组学习模式的实践,并在日常汉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学习模式的利益和功能,那么小组首先需要澄清。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其次,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寻找合作社的热情。最后,应该有一种科学的聚类方法。以平衡的方式选择和分配小组,以促进小组学习在初始汉语教学中的使用。通过在中文小学进行小组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全面的中文知识,从而全面提高中文小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权友.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J]. 科教导刊(下旬),2015(06):150-151.
        [2]吕翠花.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17.
        [3]杨凤林.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01):245-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