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勾黎黎
[导读] 语文小学课程强调:语言作为社交工具,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能够让学生使用口语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交。

        勾黎黎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  吉林省  长春市   130000
        摘要:语文小学课程强调:语言作为社交工具,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能够让学生使用口语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交。还要求教师从纯粹的指导阅读转变为同等重视阅读和写作的教育意义,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便学生在学习阅读时逐渐积累语言,灵活地学习使用该语言。本文对读写结合的必要性,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以及实施读写结合策略的步骤进行了介绍,为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阅读说明,小学语文
        语文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学习科目,阅读是最重要的积累方式之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阅读教学活动,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读写结合策略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当小学语文教师应用于阅读教学时,他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阅读策略中实现读写结合。
        一、阅读和写作结合的重要性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基础教学活动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活动内容,这也是小学生提高其综合语文素养所需掌握的两个基本知识和技能。当小学生们可以自主的阅读和书写这两种语言时,才能够更好的欣赏到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内在底蕴和艺术魅力,承担起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会发现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类型相关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活动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融合的。有效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也可以为我们新一代的中国文化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单独地进行阅读和写作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通过专注于阅读过程中的写作和写作中的阅读,阅读和写作可以相互改进并促进学习条件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其他语言素养的提高,面向小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也将得到更为全面的提高。
        二、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理论基础
        1.异质同质。有人认为阅读和写作都经历了双重转变。阅读是从言语到思想再到言语的转变。写作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转移,客观事物成为主观体验,通过表达,这种形式转化为语言的客观描述。叶圣陶先生也对此进行了讨论,他曾经明确表示:“读书是同化的问题。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经验,并与他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写作是“出版”的问题。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展示您的经验并信任您的感受。”
        2.相同要素。按照现代认知学派的方法,学习情况和迁移情况的共同组成部分,即一般原则倾向于迁移,这是读写紧密结合和有效结果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阅读指导的重要基础知识对于写作指导也很重要。阅读教学的主要主题和难点在教学作文中同样重要,应考虑阅读教学的反馈,重视写作。
        三、实施读写策略的步骤
        叶圣陶先生说:“在读什么?这是吸收。就像每天吃东西以吸收营养一样,阅读也吸收了精神营养。是一种表达。放开您的头脑,让所有人通过口头或笔方式知道。读写,同化和表达,一种来自外部,另一种来自内部。

无论做什么工作,通常都需要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实施结合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恰当的读写结合对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文字的运用实践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反过来讲,读写结合不是简单的模仿,应该是唤醒学生的创作欲望、表达的欲望,进而主动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阐述读写结合的步骤:
        1.读中感悟
        在游览双龙洞时,我们感受到了孔隙的“小”,这个“小”作者没有出示数字去诠释,而是运用船的小,人在里面过孔隙的情景,突出孔隙的小,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通过这一部分的反复朗读,去让学生体会孔隙的特点,进而设定了感情的基调。
        2.感同身受
        让学生带着已有的感知再次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文字,假设自己就是其中一名游客,我们游览孔隙,你会怎么做?我想这样的问题一抛,学生的感知一定会和作者有一样的感受。
        “过孔隙时不敢动”
        “看到黑压压的山”
        “紧紧贴着船底”
        ......
        仅仅让孩子们在文字的表面停留是不够的,如果与其感同身受,势必会对文字有更深的理解,也会对自己即将写到的景点有不一样的感受。
        3.引发写作欲望
    我们看到很多的课堂为了让学生很好的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设计了仿写的环节,但是运用好了,事半功倍;运用的不好,反而画蛇添足。我想失败的仿写倒不如带领学生去身临其境。还是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我们前面做好了铺垫,那么在这里,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更好体会写景抓特点的方法,可以设计一处与课文景色相似的景点,这样学生才能有情可发,有言可写。
        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符合当前学生的基本状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该课程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并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不仅如此,通过结合阅读和写作指导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从而使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课堂中,而是真正地成为日常学生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骆铁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0):22.
        [2]郑文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J].学苑教育,2017(19):35.
        [3]张巧梅.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7(78):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