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 050000
摘要:我国教育课程中语文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我们的母语,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不在仅仅要求教师对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受益,而是还要关注学生语文各项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这也意味着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适应现代教育对人才培育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学习需求上,提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夯实自己教学方法的实际性、有效性,从而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本文将基于初中语文实效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为题,通过研究科学备课,提高教学有效性;多元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赏识评价,提高学习积极性三个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教学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实效化;方法研究
当代初中语文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受益,也更加重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需要彻底革新自己的传统思想。正如,思维意识决定自己的行为逻辑走向,只有将自己教学观更好地贴合现代教育素质发展观,才能提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才能通过自己多形式、趣味性、互动性的教学过程中,最大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助力教师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初中语文实效化教学方法。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感悟基础上,谈论自己对实效化教学方法的看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价值,从而为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科学备课,提高教学有效性
俗话言:不打无准备的战争。在任何事情的完成上都应该提前做好详实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准备,以求更好地符合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想要实现实效化的教学方式,必然需要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应该对学情数据有着系统全面的掌握,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学习参与兴趣偏向、学习最近发展区、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性,能够有着深入全面的掌握,只有教师参考客观化、实时化的学情数据,才能助力教师更好地备课,提高课堂教师教学的掌握力。其次,教师应该对语文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够根据学生客观学情数据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与重组过程,进而将会助力教师提出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从而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才能助力师生更好地完成它。假设,由于教师根据自己主观判断,设计过高的教学目标,一旦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那么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负面化情绪,久而久之,自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造成课堂教学无法提升效率。例如,在备课《社戏》一文上,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3.学习虚词的用法,识别偏正短语。4.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难点、重点分析——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总之,教师需要立足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进行备课,这样当教师备课越加精细化、层次化,那么必然大幅度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力,这也将更好地助力教师有的放矢引导学生顺利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多元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
初中生学生相对小学生而言,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尤其,初中语文课程相对小学课程而言,知识更加庞杂化,难度更是上升几个台阶,所以教师不能在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和认知特点上,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助力教师更好地应对学生,才能助力学生更好地投入精力积极学习。如:游戏教学法、角色情境扮演法、故事趣味导入法、多媒体情境教学法,都是符合学生喜闻乐见学习心理的教学方式,根据语文课程的需要上,搭配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会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堂积极学习情绪,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动力,从而在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下将会更好地助力教师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雨的四季》一课,作者笔下那或飘逸或缠绵的雨,把它们曼妙的身姿深深印在读者的眼眸中,而那清新、纯净的雨之心、雨之魂啊,却飘飘洒洒滴落在读者心海上,掀起阵阵波澜,荡起层层涟漪。但是,由于学生对生活观察比较表层,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了解作者对不同季节雨的情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提取和整理符合课文情境的相关视频、动态图,然后在教师声光影像的配合上,为学生在课堂中创设一个仿真性课文情境,这样学生在教师直观形象、动态立体的教学情境学习中,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课文所描写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当教师讲述第一部分的时候——呈现出春雨美丽和娇媚的意境;在第二部分讲述夏雨的时候,教师呈现出热烈、粗犷的意境;在第三部分秋雨讲述中,呈现出端庄、沉思的意境;在第四部分冬雨的讲述上,呈现自然、平静的意境。这样多媒体技术创设不同季节的雨景上,将会为学生的阅读联想建立一个思维锚定,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联系作者的情感体验,真正深入课文中把握不同季节的特征,从而在教师有的放矢的引导下,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赏识评价,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实效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教师需要重视评价发挥的教学作用。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不仅是教师查漏补缺的一个教学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建立学生学习自信,提高学生乐观主义心态的教学途径。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在传统课程评价上,贯彻赏识性教学评价,能够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能够挖掘不同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然后实施因材施教的评价方式,有效给予学生学习正向化的学习反馈,这样学生学习将会进入正向循环,实现加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发展学生语文兴趣的目的。那么在实施赏识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第一,自我要具有同理心,只有教师具有同理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换位思考能力,真正代入学生学习立场上,了解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内心,这样将会助力教师更好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实际状态,利于教师随机实施赏识化教育评价。第二,教师需要掌握非语言肢体的鼓励方式,能够从自己的一个鼓舞眼神,鼓励学困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从学生回答过程中拍拍肩、摸摸头动作,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肯定性,有时候非语言肢体动作将会更好地发挥赏识评价效果,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功效。所以教师要重视自己赏识学生所带来的教育立场,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性、鼓励性、肯定性语言,只有在教师鼓励中、表扬下,学生内心才能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从而才能为教师实效化教学方法的实现提供根本性保障。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实效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教师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不是一个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目标,而是一个长期化、系统化、复杂化的教育工程,为此,教师需要建立“人本教学观”,以围绕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的快速发展,从而才能助力教师更好地实现教之有效、学之高效的课堂盛景。
参考文献:
[1]季红艳.全面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6).
[2]王娟.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中),2014(5).
[3]赵爱旭.高效课堂视域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7):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