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黄石艺术学校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宠,展示了许多行业的强大优势和价值。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只有全面不断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中国创造美好的未来。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作用,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显着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特征。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语文;融合
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是当今教育界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依靠信息技术的力量来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获得高质量的课堂成果。对于中等职业学生来说语文是必修课程,语文课程对拓宽视野和丰富文化底蕴极为重要。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达到更好的中职语文教学呢?
一、基本概述
(一)信息化概述
信息化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关键特征之一,是各个领域的重大改革。信息化意味着现代科学技术产品和设备被广泛用于各种行业之中,从而加速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了全球信息交换,同时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中等职业语言概述
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相比,中等职业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对中等职业学生的语文教学更多地侧重于知识的应用特征,而不是学术要素。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来看,中等职业语文教育更多地侧重于实用写作,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口语练习方面,中等职业语文教师更注重职业交流和目标,以教会学生掌握灵活的入门和自我促进技能。中等职业学校将学生就业作为主要目标,基础教育的原则是“务实”。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采用信息化的必要性
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思想。基于信息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兴趣,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促进师生之间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完成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信息融合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信息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面对如此实用的环境,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互联网来获取所需的资源,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如果现代学生想知道一定数量的信息,学生只需要用手指搜索即可掌握大量信息,这种前所未有的信息交流模式为教学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讲解教材时,语文教师可以先指出文章和注释的主题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准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表现。例如,在介绍《祝福》一文时,教师告诉学生们这篇文章揭示了“封建伦理的本质”,以便学生理解当时人民思想的落后,并感到当时国家的软弱,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的故事,教师要求学生们下课后观看相关的电影剪辑,将课文与电影结合起来,并体验鲁迅先生当时的先进思想和内心的悲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中等职业教学的语文学习感兴趣,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
教师只需要向学生推荐适当的材料,并允许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就会达到相当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基础突破教育难点
过去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根据语文教科书进行教学活动。 “标准答案”模式不仅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学生将始终处于被动和机械学习的状态,不仅难以学习重要的学习点,而且困难重重。利用信息技术大大改善语文教学的这一难点。例如,当教师解释林黛玉的《走进贾府》的文字时,教师使用视频向学生展示了《红楼梦》系列的相关摘录,以便学生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教师还设计了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够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情节感受,在此过程中,视频的播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可以更直观、更具体地显示文章的内容。这样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学生克服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联系和学习成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信息素养。在这堂课上学习时,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了解《红楼梦》和其他三个经典的相关知识。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红楼梦》中自己喜欢的角色,还可以分析每个角色的形象。此外,学生可以做功课并使用“学习通”进行上传,也可以使用“学习通”进行相互评估。教师还可以使用“学习通”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并及时提供反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而且打破了以前的教学评估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来学习语文,大大提高了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的效率。
(三)信息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
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的,而并非被动的。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对于一些语文知识的掌握还停留在记忆层面,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教师可以借助信息资源来使原本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还可以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氛围之中,使学生真正的走进作者的内心,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例如,在进行《永远的蝴蝶》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如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人鬼情未了》的音乐、《永远的蝴蝶》动画视频,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氛围,使学生顺利的进入情境,体会和感受小说的悲剧美,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语文作为中职教学中不能忽略的一门学科﹐承担着树立学生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责任。对于中职语文教师来说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将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更多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新模式和新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为学生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通过这些手段能够让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最大效用。将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实现融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体现了信息教育的优势,这是信息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钟铁城.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整合的教学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06.7
[3]陈晓红.构建中职语文多媒体教学新模式[J].语文教学.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