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姚敏
[导读]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姚敏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竹叶坪学校
        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只有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问题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预习课本;课前活动;课堂讨论;课堂点评;课下总结
        面对当前语文课堂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预习课本,只有学生对课本进行了高效的预习,才能在课堂上高效的学习知识。为了使学生可以高效进行课堂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开展一些学生都喜欢的活动,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学习知识。针对当前语文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进学习的教学方法,以使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本人认为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很好。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的课堂点评,只有教师的点评得当,才能使学生高效的学习知识。学生学习了课堂的知识后,需要在课下及时的进行总结,总结的过程是学生深化知识的过程,对有效教学起着促进的作用。
        一、预习课本促进有效教学
        预习课本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当前的问题是学生很少会对课本预习,这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学生预习课本的意识不强,学生没有足够的内驱力去预习课本;其次是教师对预习课本的宣传和要求不够,使学生没有足够的约束力预习课本。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点的向学生宣讲预习的好处,并对学生做出预习的要求,以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对课本的预习也需要教师的参与,学生对新课的认识是有限的,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可能在预习中信马由缰,漫目无的而找不到方向,教师应该对学生指出预习的重点,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预习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荷花》这篇课文之前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预习知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对于本课的预习,首先需要通读课文,以标出课文中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是预习的首要一步。在预习中要发现作者对于荷花的描写都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具有都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在预习的时候可以从文中摘抄出最喜欢的句子,并对这些语句细细的品读。在预习中要思考文章的思想感情,课文的思想感情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使不能总结出,也应该进行思考。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就可以高效的预习课本,这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
        二、课前活动促进有效教学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吸引学生,也无法是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的环境中。在一节课上,开头的部分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开头可以使学生一节课都高效的学习知识,对课堂的有效教学十分有利。为了使学生在课堂的开端有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以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的环境中。教师可以运用游戏的方法,可以运用说唱的方法,可以运用表演的方法,总之,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融入到课堂的方法都可以运用。
        例如,教师在讲授《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前开展活动,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选一名同学扮演神气活现的铁罐,选一名同学扮演谦虚厚重的陶罐。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中的对话,让课堂上的“铁罐”“陶罐”开展对话,以这样对话加表演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课堂的教学打好基础。


        三、课堂讨论促进有效教学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主要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低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课堂讲授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无法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进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以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在学生的课堂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的参与,以使学生都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有了讨论的问题,所有的人都投入到了讨论中。有的人说:寓言故事取自现实生活,但却高于现实生活;有的人说:寓言故事不一定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但对社会现象有概括性;有的人说:寓言故事都是通过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学生的讨论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得到了提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好处。
        四、课堂点评促进有效教学
        在语文的教学中是需要教师的课堂点评的,教师的课堂点评可以向学生指出其没有发现的重点难点,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的完善,可以使学生在课堂高效的学习知识。课堂点评应该放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在课堂之初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熟悉,让学生自动的学习和探索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自主的学习并不能解决所有的课堂问题,还需要教师将课堂的内容串联一起,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的知识结构化,教师的课堂点评是学生的知识快速增加的一个过程。
        例如,教师在讲授了《元日》这首诗后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课堂点评。在课堂前期的阶段,学生对诗中的含义就已经搞清楚了,教师在点评中可以对诗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诗的中心思想是简明的,主要是表达了对新年的庆祝之情,作者对新年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在点评中,教师应该对诗中字词再次的向学生讲授,以使学生加深记忆。在课堂上教师的点评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看待课本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产生新的体会,这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五、课下总结促进有效教学
        在当前的小学生普遍没有课下总结知识的习惯,这样是不好,这样不利于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也不利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知识,并不一定能完全的掌握知识,学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遗忘一部分的知识,这样会降低语文的教学效率。而且,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不对知识进行总结,就不能对知识产生深刻的感悟。在很多的时候学生学会的知识,不是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听来的,而是靠自己的感悟体会出来,这样学会的知识往往更有深度,更利于学生对语文有独特的见解,当然也更利于促进语文的有效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授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后,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加以总结,以期学生可以有新的体会。学生在课下总结中,可以发现,诗中讲述的时节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在诗中涉及到了茱萸花,在学生的总结中,可能会思考,有关重阳节有名的花还有哪些,学生会想到菊花,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学生的课下总结中,可以通过一点联想到一面,可以使学生深度的学习知识,对语文的有效教学很有好处。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当前,教师应该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以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的环境中,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恩东.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 000(011):182-182.
        [2]周翠华.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途径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7):182.
        [3]石伟栓.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学(引文版), 2017(1):155-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