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 石韦胜
[导读] 如今核心素养一词在教育领域中的热度居高不下

        石韦胜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马泗乡中心小学
        摘要:如今核心素养一词在教育领域中的热度居高不下,这是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将写作教学和核心素养的提高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此,本文从“结合阅读教学的开展,做好写作方法渗透”“切实加强和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使学生主动写作”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意义重大。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都存在着“过时倾向”,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都缺乏吸引力和创造力。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写作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对于写作完全提不起丁点的兴趣,不但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够明显,也影响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鉴于新形势下核心素养被摆在了一个炙手可热的位置上,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巧妙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下面,本文对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结合阅读教学的开展,做好写作方法渗透
        语文核心素养下,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核心素养强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写作水平不高,写作时词语积累不足、语句不通、表达不当、审题不清等多样化的问题。同时,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为主,而忽视了阅读对写作能力提升的作用,使得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在核心素养中,阅读和写作都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能够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充分反映的就是阅读和写作能力。而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充分结合阅读,促使两者相互渗透。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文章作为阅读写作一体化的例文,让学生在把握文章主旨和关键词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细节,进而将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提炼出来,将写作方法如修辞手法等总结出来,然后加以细细体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此提高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写作过程中,模仿写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主要是指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针对某一篇文章进行模仿写作。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想法进行创新和拓展,然后在模仿写作的过程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语文作文。具体地,以《草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参照这篇文章通过写作介绍自己家乡的景色,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就能被显示出来,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形成写作概念。此外,除了课内阅读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材料。这样借助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促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高效的提升,帮助学生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打好基础。
        二、切实加强和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生活化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学修养等与生活化的教学也是紧密相关的,尤其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即写作。写作是学生对于自身的反思以及对于实际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学生的写作中通常蕴含着自身对于某项事物或某个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体现着自己的观点与态度。综合看来,学生的写作学习与其实际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

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时应当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充分联系,开展生活化教学来为学生营造高效的写作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创设情境进行写作指导,在课外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写作机会,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感悟,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
        例如,为了使语文生活化写作落到实处,教师应该关注生活细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重视家庭生活,合理利用家庭资源及社会热点,有选择地利用社会资源。从学生的生活、学生周围发生的事做起,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具体地,为确保顺利开展写作教学,丰富学生生活体验,教师就可以对一些实践类活动积极组织,如社区、养老院等实践活动。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养老院中的老人带去温暖,比如选择在清明节时期到养老院中为老年人制作青团,之后和养老院中的老人共同享受成果;还可以在社区中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扫社区公共角落,共同制作一些装饰品等,通过此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对生活进行亲身体验和切实感受。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爱心得以有效激发,同时也能够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手动操作能力等进行切实锻炼,促使学生视野得以有效开阔,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日记的撰写,让学生将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在这样的生活基础上,学生的写作素材和视野都可以更加丰富,促使其有更多真实且富有情感的素材。
        三、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使学生主动写作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一个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对于写作的态度较为消极,难以主动投入到写作中。而素质教育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强调,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指引了良好方向,即在进行具体写作教学时教师应对学生自主意识培养予以重视。需要认识到,为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长远发展,教师应该侧重于锻炼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以学生对写作热爱之情的培养作为写作教学最终目标。为此,教师除了对于写作加以训练之外,还要注意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例如,在写作教学开展时,教师应避免直接进入到写作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一些暗示提供给学生,如将一些唯美短文读给学生听,或者选择一些趣味性故事内容进行讲述,借助这些内容促使学生对作文的热爱得以逐步产生,促使学生主动模仿的内在动力逐渐形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短文或趣味性故事内容中的写作形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运用相似的写作方式表达自身情感。或者,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日常、上学及放学途中的景色、朋友之间的友情、师生之情等进行简单习作,借助此种引导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写作积极主动性得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逐步形成。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写作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集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提高写作课堂的趣味性。或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改编活动,这也能促使学生产生一定兴趣。
        总而言之,语文写作是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将其内在思维组织成文,再用语言外化表达的复杂过程,是较高层次的信息系统,它要求学生具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体现。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切实将写作教学变得更为高效,让学生可以通过写作能力的提高来促使核心素养的发展。以上就是本文的相关论述,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黄乾敏.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结合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6):27-28.
        [2]拉珍,旦增朗杰,吉布,次仁平措,次多.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指导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6):31-32.
        [3]郁珍珍.寓教于乐 乐在其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0(48):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