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 黄苗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界的不断变革,各个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包括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

        黄苗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双莲初级中学54282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界的不断变革,各个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包括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进而让学生在学会语文基本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也更加丰富,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
        1.前言
        语文课程内容一般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难免会让学生觉得知识内容多且杂,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进而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喜爱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来有效的整合各方面的知识点,并选用在课堂教学中插入情境教学法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由于语文课程不同于严谨缜密的数学课程,基本没有一字不差的标准答案,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近语文,感受到语文带来的乐趣。
        2.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语文知识输出、探讨交流的主动者,学生一直以来都被动的接收老师传递出来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麻木的跟随老师的教学节奏,死记硬背的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整体上影响了语文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老师要能够深入理解学习的核心要点,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温风细雨的慢慢引导他们成为学习中的主动方,自发、热情的学习语文知识,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当中,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2筛选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工作不仅要准确掌握书本上的教材内容,还要对书本上所选的教材内容作近一步分类筛选,筛选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贴合的的教材内容,搭建书本的理论与生活的实践联系之间的桥梁,这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局限于以往的固有模式,教授范围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教材内容,需要老师制定一定的教学策略,事先从多方面备好课堂上所需的教学资料,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书本上的语文知识赋予到具体的生活事件当中,引导学生自主、热情的去探索、学习语文知识。
        2.3增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学生十几年学习生涯的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考试,他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自己学有所成,不愧对自己、父母、学校是几年来的辛勤付出,在出社会后的为人处世当中能灵活地将之前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书本上的教材内容也来源于作者的个人生活与感悟,并加以润色、创作,它来源于生活又高雅于生活。语文老师要将这一教学理念融入到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相对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将需要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参与到知识的灵活运用中,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不是死板的照本宣科教授知识点。


        2.4联系生活来再现情境
        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通过设置逼真有趣的真实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以及在增强课本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让学生在有趣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获得情感体验。随着新课程改革表标准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由于语文知识基本上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作者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利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所以在进行课文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把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方式来再现文中所描写的情境,进而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2.5注重现代媒体教学,改进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这使得教育领域获得了极大的突破,为创造开放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传统的语文课堂获得了生机,为传统的教学增添了不少色彩,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实用的学习资源。因此,强烈推荐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学会灵活利用现代信息媒体来丰富课堂内容。
        例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授课,在传统教课过程中,教师可能全程口述观沧海这首诗的内容,帮助学生分析诗中的字词,学生在下面做笔记,这样的授课方式,能够占据课上很多时间,授课过程也比较单调,学生很难在整节课的过程中保证注意力不分散。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老师课上先带领学生了解一下作者曹操的人物生平,帮助学生普及曹操创作这首诗的地点,然后先播放两遍这首观沧海的音频,,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下这首诗的气魄,然后给大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将学生带入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真实意境中。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唯美。接下来帮助学生疏通字词,对于那些容易记错,且又特别重要的字词,如“竦”将其用黄色字体区分出来,重点引起学生注意,避免以后的考试中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2.6用音乐播放来渲染情境
        音乐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同样还能渲染语文教材内容中的情境,尤其是在一些思想情感比较深刻的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来渲染课文中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及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在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合理注入音乐因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同时创设一种艺术情境氛围,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课文的时代背景,在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的同时还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主旨的领悟,达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3.结束语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能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进而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打破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能“寓教于乐”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而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转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2):113-114.
        [2]傅小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7(02):89-90.
        [3]陈忠,种即飞.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中学),2016(08):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