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    李田田
[导读] 新时期,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的融合力度也在逐渐增强。

        李田田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大杨中心小学
        
        摘要:新时期,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的融合力度也在逐渐增强。在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模式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本文结合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发挥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前言:在小学语文这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良性的互动交流可以增强学生应用小学语文知识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环节多和学生交流,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状况,要给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学要注意将教与学结合起来,调动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断的积累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1.小学语文课堂中互动式教学的优势
        1.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学科具有明显的好恶,喜欢哪一科就会对哪一科产生强烈的兴趣,继而也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该科目上,继而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语文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科目,作为我国的母语,语文的学习关系到学生的语言交流、文化素质修养水平高低、成长与发展都有直接的关系。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的模式,才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这一点亟待小学语文教师加强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通过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关系,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继而会更加愿意学习教师所教授的科目。
        1.2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课堂中积极思考问题,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设问、引导等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围绕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案,更容易让学生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对很多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存在枯燥的问题,而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力度在不断增强,新课程改革力度的推进,也使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便利性,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2.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采用动画、声音、文字、图像等方式,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让语文知识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语文知识,从而享受语文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比如在部编版教材中关于识字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在授课时通常会采用卡片或挂图来教学,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有的小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插入一些动画、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汉语的意思,尤其是在学习形近字时,如“睛”和“晴”这两个字非常相像,学生容易混淆和写错,而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将两个字同时列出在大屏幕上,并且各自展示所表达的不同事物,如“睛”就对应画一个大眼睛,而“晴”则对应一个大太阳,然后对比两个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会发现一个偏旁是“目”,一个偏旁是“日”,那么对应的自然是眼睛和太阳,因此学生就容易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别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
        2.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
        虽然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但是在不同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该如何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突出因材施教的理论呢?那么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尊重并发掘学生的优点,使学生的优点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要做好课后的教学反馈工作,那么就需要教师设计一定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学习完微课以后及时针对微课中所 讲述的内容进行讲解,继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不同内容的教学任务,继而引导他们在语文课堂学习中逐渐增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2.3利用好微课,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微课中可以设计一些图片和视频,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对细节的观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在利用微课上课时,课堂上可以集中就一个或者两个关键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和能力有限,通常对具体的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对抽象的内容难以理解,因此教师通过创设语文学习情境的方式则可以增强学习的质量。例如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文《丁香结》,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方式讲述知识,那么学生很难感受到丁香结带给人的感受,也无法理解作者那种面对忧愁等豁达的心态。教师采用电子微课授课则能够在课堂上向小学生展示丁香花、丁香结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可以配合一些视频等,让小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用语言对“丁香结”的描写,“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我的窗”这些对丁香结描写的语言,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可以让小学生们也试着描写一下自己所喜爱的花朵,如荷花、梅花、杏花、梨花等,这些植物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学生对其印象比较熟悉,但可能是没有仔细的观察,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并联系实际生活来描写一种植物,并引发相应的联想,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增进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
        结语
        素质教育的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是为了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具有该阶段的学习目标。互动式教学模式满足了小学生热爱语言交流的学习心理,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钻研语文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网络环境为互动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借助网络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突破课堂的局限性,使学生可以获取更为广阔的语文知识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海岩.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9).4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