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青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清华小学 邮编:046000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单纯的凭借课上的时间学习教师所讲授的课内知识,是绝对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阅读,多听、多看、多感受。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讲一些课外知识,家长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督促孩子多阅读课外书,学生自己可以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聚少成多,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余时间;阅读水平;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在语文在我国的教学地位一直都是位居首位的,语文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它所包含的汉字都是我国文化的血肉,学好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才能更好地理解别的知识。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语文水平非常关键的方法之一。学生通过自主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积累更多课外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内的教学计划。而低年级的学生本身就具有自制力不强、注意力难以集中、活泼好玩的特点,在学校单纯的听教师讲授课本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不愿意听课,不愿意学习语文。这时,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既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解决授课内容单一的问题,又可以提升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语言的学习,往往专门找一大块时间认真的学习的学习效果是不如在零碎的闲暇时间中集中注意力的多学多看有效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课程相对较少,课余闲暇的时间比较丰富。因此,学生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利用充分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就可以避免小学生将自己大把的时间都挥霍出去,更可以有效规避学生沉迷电子游戏、对学习丧失兴趣的危险。而在课余时间阅读正能量、有意义的书籍,还可以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例如,在教授《大禹治水》这篇课文之前,我不仅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还要在做完作业复习完功课的情况下,自主的去多看一些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喜欢这种光怪陆奇的神话故事,所以大家普遍完成度很高,阅读的古代神话故事非常的多。以至于到了课堂中,我在讲授《盘古开天地》之余,说道别的神话故事的时候,学生竟然可以对这个故事娓娓道来。在那之后我经常看到课间的时候许多学生开始看类似于四大名著等经典的著作。
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在上课前自主完成的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相互传递,相互交换,这样可以极大的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氛围,产生了极高的学习兴趣,乐于去和教师互动,喜欢去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和阅读。这样下来,学生很容易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热爱语文,慢慢的习惯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是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加优异,课堂教学更可以有序进展。
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很高,能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文章自身存在的逻辑思维能够让学生得到一定的锻炼 ;能够让学生积累素养。在文章中存在的词语以及表达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能够快速识别有效信息。课外阅读的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可能在学生刚开始阅读一本读物时会选择带拼音的、文字措辞都比较简单的童话故事,但是随着学生阅读书籍的增加和眼界的提升学生便会挑选文学大家、世人推崇的名著进行阅读。随着学生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学生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等都会得到较高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再回到小学语文课本的学习中时,学生就会更好的掌握课文中的知识,更好的解读文章中心脉络,语文素养也会因此提升。
例如,在教授《繁星(七一)》这篇课文的时候,这篇文章出自著名现代诗人冰心之手,《繁星》多为冰心的随笔,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理解水平是很有限的,许多细节和更深一层的含义学生非常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冰心所写文章蕴含的情感和想表达的思想,我在上课前特意去图书馆借了很多冰心的诗集和书籍,更是打印了许多份《繁星春水》得经典文段,在课间的时候发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思考,学生有疑问并且自己捉摸不透的时候就会来问我,我会给一些适当的见解供学生参考,这样下来,学生明显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授课的时候学生大多数都可以抒发出自己的见解,更好的掌握文章的知识,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主题,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好处。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习惯有好有坏,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阅读习惯亦是如此,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加快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也是学生三观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此阶段,家长和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合学生成长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此阶段对学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小学生的自制力和耐性都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对语文学科的学习。
例如,在教授《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内容涉及到了古代名人事例并且有着一些神话的气息,学生非常乐意阅读这篇课文,见状,我当即决定以此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习惯。我在给学生讲授《田忌赛马》的同时,也讲授了诸多类似的故事,学生一个个的都听得津津有味,我告诉学生想要知道知识和故事多就要多看书,多在课余看看书,学生抱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看书,慢慢的大家都培养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课外阅读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效果是非常好的,让学生充分的运用课余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锻炼自己的阅读水平,更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将课外阅读和小学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之后,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
[2]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01)
[3]高彩云.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探索[J].新课程研究·上旬,2007(1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