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
渝北区宝圣湖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教育领域也不断的借鉴多元化的教育形势进行摸索和创新,因此要依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进行教学,其中的快乐教学是目前发达国家教育界公认最受欢迎的教育理念。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快乐教育在语文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课程集合了生活、人文以及相应的生活理论知识为一体,但是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而且缺乏抽象思考能力,因此对于传统性的教学形式并不感兴趣,如果要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学内容以及基础知识,就需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兴趣点进行教育引导,快乐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一、快乐教育理念的渗透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解课本知识、应试技巧等,功利性、目的性非常强,导致学生体验感极差,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十分排斥。而快乐教育理念的渗透,让学生体验到快乐,而快乐是一种极具有感染力、积极向上的情绪,它能驱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与教师有效配合。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育活动一项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培养,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具有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不了解和好奇心理,使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在一点,如果小学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容易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乐趣,教育效果也就因此大打折扣。教育并非朝夕之功,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快乐教学的方法,是适合小学生心理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学生对于课堂上教师讲解内容产生新鲜感,经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就能够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效率,强化教师的教育效果。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直以来,小学生在教师的督促下学习和前进,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非常低,尤其是作文的创作、文章的阅读、生字词的记忆等,有部分学生都是抱着应付的心态,为了学习而学习,学到的知识浮于表面。而快乐教育理念下,学生一直处于相当于放松和休息的状态,所以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问题,学生也会积极克服、战胜,学习更加顺利、高效。
二、快乐教育理念下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快乐教学从而打造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想要打造快乐课堂,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去使同学们感到快乐,去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年纪小的孩子们往往活泼好动,难以管制,学生很容易在单调古板的课堂上走神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这时教师便可以采用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歌曲或者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播放完视频之后,可以向学生提问?主要学习的课文表达出了什么中心思想?主题是什么?描述了什么故事?或者可以选择播放歌曲的方式,是同学们思考与该课文相关的歌曲都有哪些?最后教师可以搜索相关的歌曲,为学生们在课堂上播放。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述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第四课《曹冲称象》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曹冲称象的动画,并为学生讲述曹冲是谁?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对于曹冲的兴趣,对曹操的了解更加深入,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本文讲述了什么事情?曹冲是如何将称象的?而这篇文章又表述了什么主题?从而实现运用快乐教学打造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二)让快乐走进小学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多加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
快乐课堂不仅需要教师们的努力,更需要学生能够做到独立思考,这就需要师生双方的思想及时沟通交流。同时,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去共同观察生活中与课文中相似的事情,或者学生分别饰演人物,从而重现课文中发生的事情,有亲身体会做到对课文更加了解。教师从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激发对语文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可以分别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是学生分别扮演鲤鱼,乌龟与最后的青蛙妈妈,来展现出小蝌蚪一路找妈妈的艰辛与找不到妈妈的失望与难过。通过情景模拟重现出课文中的情景,使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的同时也有利于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从而通过情境教学打造快乐教学课堂,引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打造快乐教学课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们互相帮助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使学生的想法更加开阔,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同时,教师在分组时也要注意学生们的差异,选择一些组织的能力较强的学生成为小组长,从而起到组织小组的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学习之后,教师也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轮流当小组长,从而起到锻炼每一位学生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对需要学习的课文进行课前预习,对课后习题进行自己的思考,同时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
例如教师们在对教授《古诗三首》时,可以由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先将三首古诗背诵下来,之后则由学生相互交流再读这三首古诗时有什么体会?三首古诗分别描述了什么场景?分别表达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而且他们的私人分别是什么朝代的人?他们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于这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之后,由小组长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完美的答案。这便是小组预习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遇到困难,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进行深入分析探索,通过快乐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学习布置方式,依附童趣及探索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灵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培养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曹爱卫.“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及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8(12).
[2]叶托,曹鸿飞.创新阅读方式享受阅读乐趣:《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教学设计及评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