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芦花完全小学 623500
摘要:中国传统美术诞生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是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美术承载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旨在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建立健全学生的美术知识体系。因此,笔者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便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美术的魅力。本文以笔者教学经历为蓝本,首先阐述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弘扬中国传统美术的必要性。其次创新教学模式,从美术鉴赏与实践创作两方面深入挖掘传统美术的艺术价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术、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学校与老师的关注。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美术课堂的首要教学目标。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五部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发掘中国传统美术的价值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并拓宽眼界,增强美学素养与综合素质。其中,中国传统美术作为小学美术鉴赏课与实践课的主要内容载体,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审美心理的构建,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绝佳途径。
一、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弘扬中国传统美术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美术博大精深,蕴藏了无数大家的艺术感悟与情感体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中国传统美术,有助于学生建立优秀的审美体系与美学意识,是对其个人文化素质的综合培养。同时在课堂中弘扬中国传统美术还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环节中来,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与自信心。此外,中国传统美术中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还有助于学生绘画技法与概括性思维的成长,使学生能够自如的运用传统美术元素并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为日后的美术学习铺设道路。
二、中国传统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体现
(一)运用“诗画合一”的教学方法,设置课堂情境
中国传统美术中最知名的莫过于中国山水画,其在中国传统美术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中国山水画属中国文人画的范畴,古代大家将其人生感悟、文思哲理寄情于山水之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因此,笔者认为“诗画合一”教学法最适合应用在鉴赏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中。在“诗画合一”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便是通过诗歌的引入,提升课堂的诗词氛围,将学生置身于画中所表达的诗意世界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观能动性,直观且直面的感受艺术画作的魅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诗情画意》一课时,便带领学生欣赏唐寅的《执扇仕女图》。“秋来执扇合收藏,合适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把这首诗提在他的画作《执扇仕女图》上,如果仅从绘画技法角度来看,图中仅有一位手执扇子的仕女,其呈现的内容是有限的,可欣赏的角度也不够。但如果用“诗画合一”来开展教学,便会发现这名普通的执扇仕女成为了一个有情有义的艺术形象。秋风萧瑟,孤女悲秋,画中女子沉溺于被抛弃的痛楚中,这虽是女子的感情,但又何尝不是唐寅自己的主观感受呢?唐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画作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沉醉于学科知识中,还能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学意义,帮助学生掌握书画结合的文人艺术画形式。
(二)采取小组讨论模式,汲取优秀绘画技法
中国传统美术除了璀璨的文化意蕴以外,还具备丰富的绘画技法知识,对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例如笔者在教学《水墨游戏》一课时,便选取了工笔花卉画。因为无论是从难易程度的选择、还是同时综合设色与线条两方面因素来看,工笔花卉都很适合作为学习载体对学生展开教学。传统工笔花卉的着染技法有分染、统染、罩染、平涂、点染等。具体来说,分染是指绘画者一手执蘸色笔,一手执清水笔,蘸色笔上色,清水笔晕染,用来过渡层次,常用于表现花叶的起伏与明暗层次。统染指大范围的分染,用于处理画面的大层次关系。罩染则是指在已完成的画面上用薄薄一层颜色再平铺一层,起到统一画面色调,渲染画面气氛的作用。平涂则更多针对于不透明的粉质颜料,常用于画面的打底,起到均匀底色的作用。点染则普遍应用于无外轮廓的情况,是指用一只笔的侧锋蘸取大量的颜色,接着再用中锋蘸取另一种颜色,一笔按下去,使两种颜色自然融合。
在笔者的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并尝试不同的设色技巧,使学生的工笔画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同时可以将工笔花卉画技法运用到水彩画与水粉画创作中,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总结
中国传统美术是五千年历史进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结合课本内容挖掘传统文化的绘画技法与人文精神,将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与美术教育有机结合,并为学生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价值,从而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注重课堂的情境化与趣味化,力求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促进学生感受并欣赏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传统美术文化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钱初熹.中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3):117——128.
[2]龚鹏程.中国传统美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