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 刁美洁
[导读] 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刁美洁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中心学校
        摘要: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学生关注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拓展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上,而音乐作为实施多元化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也随之受到了重点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探索?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有效性
前言:
        小学生年龄较小,天性保存较为完整,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音乐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时常被周围的事物吸引,无法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为教师的音乐教育工作增添了较大的压力。如何有效的实施音乐教学,满足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小学音乐学科提出的要求,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成为了小学音乐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探索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具有较强的情绪感染力,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带给学生诸多的良性影响,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音乐能够寄托情感,有效的小学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音乐中潜藏的思想,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对外在事物的感知能力,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在学习中得到升华。其次,音乐能够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有效的延展空间,激发学生的灵感,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造力的有效提升,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大多数学生在步入小学阶段时,都具有一定的厌学心理,认为所学内容晦涩难懂,学习过程过于艰难,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而有效的音乐教学,则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负面情绪,舒缓学生的心情,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建立起良好的思想态度,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目的。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具有较高的重要性。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出音乐问题,增强互动效果
        提问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起到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明确自身问题等作用,想要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教师就必须从提出音乐问题这一环节入手,采取师生间与学生间互相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增强互动效果,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氛围的感染下,充分的调动大脑的机能,从更深的层次探究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受。并且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下,师生间的位置能够实现有效的转换,让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达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学习到小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下册《欣赏森林与小鸟》时,教师可以走入学生群体中,采取引导为主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森林与小鸟》中传达了怎样的情绪?”、“《森林与小鸟》具有怎样的特色?”等,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探究深度。在问题解答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相互提问,并解答提出的问题,锻炼学生逆向思考的能力,同时,实现音乐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二)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音乐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寄托,而情感又往往来自于现实生活,所以学生所学的音乐与实际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制定音乐教学方案时,应注意突出音乐的本质,依据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通过联系学生生活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音乐学习情境,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带给学生崭新的课堂学习感受,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为轻松自由的环境下,潜移默化的掌握音乐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达成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丰富音乐资源,提高学生认知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有限,对音乐教材中包含的音乐知识认识较为浅薄,甚至是从未接触过,进而为学生理解与消化所学的知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此,教师应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小学音乐教材为原点,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拓展与延伸,丰富音乐资源,促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学习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的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同时,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在选择音乐素材时,应从学生熟悉的流行音乐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事物上的引导下,展开由浅入深的音乐知识探究。例如:在学习到小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下册《唱歌共产儿童团歌》时,教师可以将这一节课的情感作为主线,带领学生学习《大中国》《我的中国心》《我们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等流行音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变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固有认知,实现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不仅仅包含知识传递的有效性,还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对学生个体成长、音乐学科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起到高度的重视,坚持教育原则,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让学生收益良多。
参考文献:
[1]李梁.小学音乐欣赏中想象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14).228.
[2]顾爱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5).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