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高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王迪
[导读]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新时期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王迪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北联镇中学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新时期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在初中阶段的所有学科中学生与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感到苦恼。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美术核心素养不了解,也就无法进行高效的美术学习。为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高效教学;策略探究
        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学生讲述所谓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即自身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通过相关的讲述,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和构思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发现美的权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相应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时还应该注意讲述相关的美术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讨论,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进行美术学科教学时,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将美术理解为一个打发时间,且没有实际意义的学科,对该学科不重视;学生处于青春期,对所谓抽象概念的美的理解十分的有限,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审美情趣不高;美术可以看做是由图像符号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以及材质、技法和风格特征构成,但是学生对此的理解不足;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趋于表面,对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几乎没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美术教学效率逐步下降,对此本文就基于这些原因,进行了相关的策略探究。
        二、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1结合信息技术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意识到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习知识的方式主要以兴趣学习为主,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微课教学的形式,将基本的美术知识进行讲解,结合相关的作品以及作者进行知识的直观讲述和拓展,同时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反馈,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结合信息技术向学生讲述生活中的艺术,随后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景色,告知学生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美,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自然景色以及名胜古迹,在教学时还可以讲述相关的特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还可以和学生进行相应的交流,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发言,师生之间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课堂,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一定的便利,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2.2讲述图像相关内容,培养图像识读能力
        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美术其实是由图像符号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以及材质、技法这些基础的部分构成,但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不足,对相关的风格特征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结合相关的符号进行美术知识讲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春天的畅想》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展示相关的画作,可以对画作中的人物以及布局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绘画相应的作品,使学生初步将理论知识逐渐具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相关的绘画,在教学时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还可以积极进行提问,教师及时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适当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知识问答,夯实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基础,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2.3进行相关作品讲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进行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情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作品进行直观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思维导图,将作品种类进行整合,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自身的理解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在现实中树立相应的学习榜样,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我们的画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相关大家的画作并讲述相应绘画知识,比如美术中的素描,色彩,速写等,老师还可以对相关的特点进行细化,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相应的知识,为接下来的美术教学创造相应的教学。同时老师还可以以齐白石先生的作品进行讲解,齐白石先生的绘画作品风格特点以人文画为根基,擅长花鸟,用笔雄浑,用墨酣畅淋漓,色彩艳丽泼辣,造型方面不拘一格,喜欢将花鸟鱼虫共同存于一图。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也应树立学习榜样,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2.4给予学生实践机会,培养创意实践能力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意识到若想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主要的前提。所以在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在教学时还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例如教师在讲述《装点我的居室》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主题,让学生进行绘画,比如以装点我的居室为主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绘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构思和创新,随后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画作进行展示,并讲述自己的绘画思路,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实行相关的竞赛,进行绘画比拼,教师可以设定评价标准,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逐步培养再审的创意实践能力,为接下来的美术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2.5讲述多种美术文化,逐步提高文化理解
        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了解相应的文化,教师可以适当讲述多种美术文化,分析、诠释和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特点,不断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度,逐步提升自己对文化和国家的认同感,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述《中国美术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的美术文化,比如所谓的花鸟画,山水画,以及雕刻技术,同时还应该融合相应的民族习俗进行直观的讲述,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建筑进行相应的分析,同时还可以讲述相应的自然风光,比如梯田,告知学生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我国美术的一种体现,同时还可以讲解相关的壁画,讲述地区文化,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对目前的初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基于目前的教学现状,教师首先应该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关的美术作品,适当进行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对图像符号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以及材质、技法和风格特征等的认识、比较与辨别;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美术表现以及相应的审美情趣;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意给予学生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最后作为教师还应该讲述文化,使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
        参考文献:
        [1]曹丽宁.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课堂效率的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7(99):167-168.
        [2]蔡玲玲.初中美术教学的高效实施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01):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