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主教为辅——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屠兴巧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屠兴巧  

        贵州省六盘水市  六盘水市第一中学  5530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充分重视高中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高中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实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方式,以此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高中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将对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并提出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实现“学为主,教为辅”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因此,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需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教师和学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而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则从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因此,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高中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1]。
        (二)丰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改变,进而教学方法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需要对多种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比如;项目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教学发等,这样才能够满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根本基本需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强。而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为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到引导和指导租用,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强化,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实现学为主,教为辅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前预习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具有初步了解[2]。
        例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一年级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程教学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是进行思考。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的“早期”指的是哪个时期?西周时期主要实行的是那些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含义是什么?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让学生在预习中做到主次分明,让学生思考脉络更加清晰。

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做好预习笔记,将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或在教材中做出标记,以便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探讨。
        (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是高中生对历史知识深入探索的动力,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为主,教为辅”教学模式的形成。
1、向学生推荐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影视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近些年,我国拍摄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片,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具有教育性的影片向高中生进行推荐,让学生能够结合影视作品,对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一年级历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如:《大秦帝国》、《秦始皇》、《汉武大帝》等,这些经典影视作品虽然在剧情方面存在一定的虚构成分,但是,影视反映的时代背景比较贴合我国秦汉时期特点,学生通过欣赏作品,不仅能够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还能加深对“秦汉政治”的理解和认识。
2、拓宽高中生高中历史学习资源
        高中生普遍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但是,他们在教学资源获取方面相对比较闭塞,教师可以版主学生拓宽历史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更加开阔的空间。
        例如:在进行“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要绕过学生在以往所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日军侵华犯下的滔天罪行,了解“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惨案,了解我国军民团结一致,建立强大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事实。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推荐知网、百度学生、爱学术等网站,让学生能够借助此类平台,丰富自己历史知识,实现历史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在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拓宽高中生学习资源,为实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三)加强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实现“学为主,教为辅”,需要教师不断丰富历史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创新,以此来调动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历史学习小组,采取项目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自主探究项目,让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总结和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呈现出的多极化力量有哪些,对每个小组成员职责进行分工,让学生分别查阅欧盟、日本、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然后利用合作学习方式,将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分享,实现“项目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的融合,从而达到“学为主,教为辅”的目的。
结束语:

        新课改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大胆放开手脚,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发挥出自身引导和辅助作用,在加强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的同时,拓宽高中生历史知识获取途径,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实现“学为主,教为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史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6:6.
[2]刘黎.学为主,教为辅——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J].《新课程》,2015:8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