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
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中心学校 山东省诸城市 262200
摘要:科技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家生产方面的发展,同时也加入了其他行业的应用,最典型的就是教育行业,多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现在教学的模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多媒体独特的展现形式势必会引起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改革,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相结合,是新时代背景下一个必然的趋势。
关键字: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激发兴趣;强化感知;创设情景;减轻压力
想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小学生本省所拥有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小学生容易在课堂上面被一些其他不相关的因素所吸引,所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做到眼睛专注于教师所讲的内容上,思维上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手要及时的做笔记,耳朵要专心听讲,做到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笔者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学习经验提出一些有关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课堂上的应用的讨论,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之所以更加喜欢玩游戏和看电视,是因为电视和游戏的画面制作华丽,并且还附有声音或者音效,能够让学生同时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感受到吸引力,并且游戏里面的胜负激起了学生的竞争心理,所以才能够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同样的道理,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有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而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无法引起学生情绪上的起伏,所以学生更容易被教室外面的一些动静吸引注意力,从而忽略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本身,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授课,教师也可以在课件中加入丰富多彩的动画和适当的音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下雨了——认识钟表”这一部分内容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习认识钟表,能够根据钟表上的所显示的内容看出当时所表示的是几点,并且能够根据现实中的情景,更够得出现在是过去了几点以及即将要到几点,懂得如何描述时间,按照一般的教学模式,在讲授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需要拿一个真正的钟表,拨动表盘上的指针,让表盘上面出现不同的时间,这样虽然也能够吸引学生,但是往往只对前排的学生有利,因为后面的学生很有可能看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极易失去耐心,从而失去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若是通过在课件上画上一个虚拟的钟表,在变化成下一个时间的时候可以加上滴答滴答的音效,小学生往往容易被视觉上比较鲜丽的事物所吸引,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恰恰就是可以展现出绚丽、多变的图文动画,并且结合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二、强化知识抽象感知
小学生的思维体系还没有非常健全,他们的想象是建立在自己曾经见过的场景之上的,而一些数学问题往往是学生之前未曾见过也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对于学生理解起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能一些单纯的依靠理解记忆的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但是对于一些需要空间想象能力的内容,由于学生接触不多,对于大部分的学生,他们无法一下子就接受,在之前的教学课堂上,是需要教师寻找一些道具进行辅助讲解,同时在黑板上进行绘画,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做大量的准备,有时也未必能够找到合适的,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通过课件添加任何元素,在视觉上能够带给学生更生动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认识圆形”这一部分内容时,在这节课上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一些关于圆形的特点和相关定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圆形的物体,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一则从网上的查找的关于圆形的动画视频,在学生观看过后,教师指出视频中属于圆形的物体,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圆形的特点也就是什么样的形状才能被称作是圆形,通过这样对一些实际出现的实例进行概括总结,能够提升学生发现和观察的能力,最终学生进行发言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让学生对于圆形的定义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之后通过投屏放上几张图片让学生判断哪几张图片上的物体是圆形,哪几张图片上的物体不是圆形,从而学会辨别,同时强化学生的记忆。
三、创设实际应用场景
小学数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一种比较好的授课方式就是将课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在引入课题的时候也可以先举一个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也更加容易理解,同时也能够加深记忆,利用多媒体就可以轻松的构建一个贴合实际的场景,并且要比教师单独叙述更加生动、形象,也可以在网上找到适合的视频或者音频,把这些元素加入到课件中播放给学生观看,能够让学生更加的身临其境、置身其中,就会更加有代入感,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禄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一部分内容时,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教会学生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并且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课本上创建的情景是以爱护树木为主体,在这个情景的背景下进行一系列的运算,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便捷性,教师也可以创建其他适合的情景,就像生活中最常见的在超市买东西,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加入人物图像以及物品信息,根据这一情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运算,比如商场里的一个足球12元,一个书包34元,如果一个学生要购买这两样物品,一共需要付给超市多少钱?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场景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都可以解决那些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减轻教师备课压力
在没有多媒体的时候,教师在上课的前一天要对下一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做一个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写教案,在教案上面写上设计的讲课流程以及课堂上需要向学生提问的问题,以及上课结束之后需要布置的作业,而且对于上课需要讲解的例题,教师需要在备课的时候写一遍,讲课的时候还要在黑板上再次板书,等同于同样的工作,教师需要做两遍,但是如果教师通过制作PPT进行讲课,教师就可以从网上找到相似的模板,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再进行修改,同时也可以将上课需要讲解的习题放到课件中去,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直接看投屏,根据投屏中的题目进行讲解。
例如,在学习“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这节课主要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两种基本的长度单位,并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进行使用,也就是说当谈论到一个物体的长度或者高度的时候学生能够给其加上合适的单位,对于学生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会很容易混淆两者的概念,经常会机械的记忆比较长的是米,比较短的是厘米,但是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就会容易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往往需要寻找大量的例子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际物体的感知来辨别两个单位的用法,有了多媒体之后,教师也可以在网上借鉴其他教师的讲课方法,并且直接搜索相关的实例将其添加到自己的讲课PPT中,在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观看。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能够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这些都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整个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作为学习者,在一个单调的课堂上也不会达到一个良好的听课效果的,多媒体可以把一些静态的画面转变成动态的画面,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体验,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
[2]林国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才智,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