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心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被家长所重视,然也正因为于此,孩子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加,对孩子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项技能掌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过度的重视学科教学,忽视孩子的德育问题逐渐成为学前教育教学中最为常见、影响最大的问题,孩子在幼儿时期形成的德行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以后也有重要影响,对此,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浅谈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重要性;有效措施
学前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犹如地基之于建筑的作用,好的学前教育,孩子受益一生,现阶段学前教育学校为吸引顾客,在学科本身的教学上下足了功夫,学科种类繁杂多样,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却很少有学校与家长注意到孩子从小的德育教育,受家长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孩子的思想与心理受到长期忽视,并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此,学前教育学校应该着重关注幼儿阶段孩子的德育问题,本文作者将以“学前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与现状”以及“德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措施”为出发点,对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问题展开初步的研究探讨。
一、学前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与现状
学前教育是教学的基础,而德育教育又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故学前教育阶段的德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目前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教学并不乐观,生存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家长与教师越来越无暇顾及学生的思想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冲击这孩子们的思维与认知,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学前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与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首先,学前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学前教育时期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不够全面,对自己的行为也没有合理的判断,这就需要学校对其进行适当的思想与行为纠正,为此,学前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然而在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中低级别的学前教育学校对此方面的培养少之又少,学校变成了为家长“看孩子”的存在,丧失了教书育人的初心;其次,学前德育教学能够帮助学校维持秩序,学前教育的孩子规则意识较差,无法自发地形成有序的秩序,学前德育教育能够教学生掌握行为的底线与社会活动、与人相处的规则,同时,学生在此时期的思维是较为单纯的,对自己相信的事物深信不疑,故在此阶段,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最基本的秩序,就这一点学前德育教学目前现状并不理想,有的学校过度地限制学生的自由,有的学校又过度地放任学生的自由,对此,如何去把握一个度便是所有学前教育学校所要斟酌的问题了。
二、德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措施
由上述可知学前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教学乃至学生整个教学阶段的重要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德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措施进行浅显的分析介绍。
(一)德育在教学生活中
学习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与义务,它在学生生活中所占比重庞大,除睡觉时间,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远大于学生在家的时间,因此,学校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的所占比例也较大,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地位可想而知,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与观察,建议广大教师同胞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发现一位教师对孩子行为采取了不正确的解决方式,有两个小朋友交换了玩具,其中一个小朋友A将自己换过来的玩具玩坏后,又想将玩具换回来,另一个小朋友B不肯,A就报告给老师说B抢了自己的玩具不给他了,老师听过后非常生气,就训斥了B一顿,结果B大哭起来,老师觉得是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其进行了“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的教诲,在此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处理好自己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错怪了学生B,还助长了学生A错误的行为方式,百害而无一利,对于这种情况,就算对方只是孩子,教师也不可听信一面之词,而是对双方进行询问,找出话中的共同点,结合学生性格进行教育,此事件发生后,笔者将两位小朋友有进行了重新的教育,对于学生A,笔者决定对其品德进行教正,此事看起来是小,但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对其以后的品性会有重要影响,对于学生B,笔者对其胆怯的性格进行了引导,沉默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为自己进行适当的发声,同时,与两位家长进行了联系,并未透露具体情况,以免发生冲突,而是旁敲侧击地提醒家长在家庭中多多注意孩子的想法。教师肩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责任,教师的行为与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
(二)德育在家庭生活中
学生德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学生在家庭中的教育了,中国家长深受传统教育方式与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偏远地区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较为严重的问题,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一生中大半的思想水平,作为教师,在此问题上只能引导家长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学生拥有更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提供一份帮助,在笔者实践教学中,笔者为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设立了微信群,同时还加有每一位同学家长的微信,遇到针对具体某个孩子的问题,笔者会对孩子家长进行私聊,如:上述问题,笔者便向学生家长询问了一些情况,同学A的家长,笔者直接告诉了家长学生的所作所为,并建议道打骂并不能改变孩子的心理态度,反倒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学生的作为,身为他的家长也要意识到自己教育问题上的疏漏,面对家长B,笔者询问其在家中是否经常对孩子发脾气,忽视学生的感受,以致于其在面对不利状况时,一言不发,并希望学生家长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给孩子带来额外的来自大人的压力与负担等;同时,面对共同的促进家长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活动或者任务,笔者会在微信群进行通知,如: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满,练习表达亲子之间的感情,不吝啬地对孩子说谢谢你、你真棒、对不起,以建议大于命令的语气练习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等。由此,笔者建议广大教师与家长还应多多努力,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对待,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
(三)德育在孩子自身中
在德育教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便是孩子自身对思想道德教育的看法,尽管学前教育的孩子很少有能力去反思自己以及其他人的行为,但不代表其自身没有对自己行为约束的潜力,而这之中的潜力巨大,教师应该积极地发现、引导学生自身对德育的反思,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如: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笔者经常培养孩子合作与竞争的能力,笔者会让学生做一些互帮互助的游戏,如接力,拔河,两人三腿等,接力的形式最为丰富,如以小组为单位的词语接龙,接力赛跑等,有一次在接力赛跑过程中,有一位学生不慎摔倒,除了刚开始摔倒时一阵可惜的感叹声,在该学生跑到下一棒身边时,接棒的学生没有着急跑走,而是询问有没有事,等到对方摇了摇头后,他安慰了一句“没事,我跑的快”,才快速地向前跑去,其他学生立刻跑过去搀扶摔倒的同学,对其嘘寒问暖,比赛结束后,该队伍虽没有获得胜利,但学生之间也没有互相指责,没有过分地在意成绩。学生随着知识与眼界的不断丰富,其自身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也越来越成熟,德育教育在孩子自身中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总结
总而言之,德育教学是学前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以上关于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的分析讨论仅是作者本人粗浅的认识。学前德育渗透问题仍是学前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广大学前教育教师们还应重视德育在学前教学中的作用,立足于实践,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德育教学策略,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香.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1):15-16.
[2]王静.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004):00072-00072.